新闻中心

行业新闻

中科宇杰带你了解:中国低碳建设的发展之路

  环境的好与坏,直接关系到人类的生活。近几年,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粗放式的经济增长方式与资源环境约束之间的矛盾也日益突出,人民群众对环境的焦虑和不满也越来越突出。

  从1992年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到1997年的《京都议定书》,再到2015年的《巴黎协定》,二十几年来,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中国积极参与国际社会应对气候变化进程,发挥着积极的建设性作用。

  自2009年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上,总理代表中国政府首次向国际社会承诺中国到2020年单位GDP碳排放要比2005年下降40-45%以来,中国政府碳减排的承诺也在不断强化,一方面将碳排放强度的承诺进一步提高至到2030年单位GDP碳排放要比2005年下降60-65%;另一方面,更对碳排放总量进行了限制,如到2030年左右碳排放达到峰值并将争取早日达峰。而用市场机制推进节能减排、应对气候变化,一直是我国的政策基调。尤其是自“十二五”以来,为了应对越来越严峻的环境挑战,开展碳排放权交易试点、推进全国碳排放权交易体系建设,已经成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重要一环。

  2010年10月,中共中央关于“十二五”规划的建议明确提出,把大幅降低能源消耗强度和碳排放强度作为约束性指标,逐步建立碳排放交易市场。

  2011年10月,国家***下发《关于开展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工作的通知》,批准在北京、天津、上海、重庆、湖北、广东和深圳等七个省市开展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工作。

  2012年11月,“十八大”报告要求积极开展碳排放权交易试点;2013年11月,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决议进一步明确要求,推行碳排放权交易制度。

  2014年12月,国家***发布《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办法》,搭建起来全国统一的碳排放权配额交易市场的基础框架,就其发展方向、思路、组织架构以及相关基础要素设计进行了系统性的规范。

  2016年1月,国家***发布《关于切实做好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启动重点工作的通知》,为确保启动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和实施碳排放权交易制度进行准备和动员,要求对参与全国碳市场的电力、钢铁、建材、石化、化工、有色、造纸和航空8个行业拟纳入企业的历史碳排放进行核算、报告与核查,同时开展相关的能力建设等工作。

  2016年10月,国务院年印发的《“十三五”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工作方案》更是明确将出台《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条例》及有关实施细则,完善碳排放权交易法规体系,并在2017年启动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

  国家之所以采用碳排放权交易这样一项以市场化的手段解决环境问题,其目的是通过市场化手段倒逼企业进行绿色技术创新,调整能源结构和产品结构,最终实现能源结构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对于我国经济调结构、去产能、补短板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