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行业新闻
环保督查的巡视 暴露了哪些方面的问题
截止到今年的8月1日,三轮中央环保督查巡视结束,共有23个省市接受督察。7月29日到8月1日,四天之内环保督察组对辽宁、安徽、福建、湖南、贵州、天津、山西七省市的督察意见全部反馈结束。这是中央环保督察组开展的第三次环保督察。从去年1月,第一轮中央环保督察巡视开始,已经有23个省市接受督察。
那么,三次巡视,暴露了哪些问题?中科宇杰带你来看下:
对比两个月前才结束的第二批中央环保督察的意见反馈汇总,在接受第二批中央环保督察的七省市(北京、上海、湖北、广东、重庆、陕西、甘肃)中,督察组交办的环境问题举报共15332件,而在第三批中这一数字上升为31457件,已经翻倍。此外,第三批的责令整改、立案处罚、约谈、问责、拘留的件数,也比第二批有较大增加(第二批中责令整改单位11962家,立案处罚6310家,约谈4666人,问责3121人,拘留265人),更是比2016年开展的第一批有大幅增加。从数字变化轨迹可以看出,环保督察力度逐批加大。
一、工作部署降低标准、放松要求
从多省市的巡察情况可以看到,各级党委、政府以及有关部门对于环保政策贯彻实施的过程中普遍存在“偷工减料”的现象。
有些省市环境保护压力传导不到位。有些省市在落实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方面还存在考核偏软问题。如2016年5月,第一轮环保督察巡视中对河北省的反馈中提到:“河北省在落实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方面重视不够,环境保护工作压力在向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传导中层层衰减。”指出了河北省在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落实具体的环保问题的过程中的疏漏。对黑龙江省、内蒙古自治区等地的巡察中也发现了这个问题。工作部署作为环保工作展开的第一步,对于整体行动的实施具有重要影响,降低标准、放松要求无疑会影响工作质量,从而影响到环保布局的完成。
二、地方党委政府的发展理念、环保意识问题突出
发展和环境始终是地方政府难于平衡的着力点,当下许多地方政府仍然盲目追求暂时的效益,环保意识落后。如:第三批巡视对湖南省的反馈指出,“一些领导愿意做有利于当前、看得见的事情,不愿做有利于长远、打基础的事情,抓环境治理不像抓产业发展和城市建设那样全力以赴。”在对贵州省的巡察反馈中也提到,“一些地方和部门把发展与保护割裂甚至对立看待,导致保护滞后于发展。”在对山西、福建、安徽等省的巡察中也存在同样的问题。正确的环保意识和可持续的发展理念是解决环保问题的根源,地方政府在这一过程中扮演者至关重要的角色,因此,不难理解中央环保巡察组对这一问题的重视。
三、水资源保护问题
在三轮督察反馈中,水资源保护一直是中央环保督察的关注重心。尤其是第二轮的环保督察所涉及的七个省市的反馈意见都不同程度的指出了水资源现状的严峻和恶化原因所在。如对河北省的巡察反馈指出,滹沱河石家庄和衡水跨界枣营断面2015年化学需氧量、氨氮平均浓度分别比2013年上升63%和21%,水质恶化严重,群众意见较大。在对江西省的巡视反馈中,重点指出了鄱阳湖流域水形势不容乐观。督察发现,鄱阳湖流域特别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内违法违规排污问题严重。宁夏自治区的水体质量下降也十分严重,8条重点入黄排水沟水质为劣Ⅴ类,其中5条水质部分指标仍在恶化。
四、区域生态环境问题突出
区域生态环境也是中央环保督察小组着力关注的一个领域,在三轮督察中,反馈了多个省市的区域生态环境存在的严重问题,如在对河南省的巡视中发现,黄河湿地保护区三门峡段有多家企业无序开采,保护区多处山体残缺不全,大量废渣沿河道周边山坡随意堆放,破坏或侵占保护区面积3300多亩,造成严重生态破坏。同样的问题在黑龙江省、江苏省等省市均有反馈。区域生态对于本区域居民的生活生产有重要的涵养作用,区域生态的建设直接影响到一个地区环境包容性和各种生物的生活空间,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因此,中央环保督察小组对于区域生态环境的重视可见一斑。
五、自然保护区违规开采问题严重
自1956年以来,我国已建立共建立各种类型、不同级别的自然保护区2740个,总面积达到147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陆地面积的14.84%,对于濒危、珍惜野生动植物的培育起到重要作用。但是,从中央环保督察小组的三轮巡视来看,自然保护区的发展状况不容乐观。
来源:中国生态资本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