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批中央环保督察进驻结束 7省市问责2682人

  从环境保护部获悉,2016年第二批7个中央环保督察组于11月24日至11月30日陆续对北京、上海、湖北、广东、重庆、陕西、甘肃等省市实施督察进驻。截至12月30日,督察组全部完成督察进驻任务。7省市的环境问题暴露出来,共计受理举报26330件,已问责2682人。

  7个督察组共计受理举报26330件(其中来电16999件,来信9331件),经过梳理分析并合并重复举报,累计向被督察地方交办有效举报15396件。地方已办结12005件,其中责令整改10512家,立案处罚5779家,罚款24303.2万元;立案侦查595件,拘留(含行政和刑事)287人;约谈4066人,问责2682人。

  进驻期间,督察组高度重视群众信访举报问题的查处。对地方查处不力或公开不到位的,及时核实督办,并随机开展现场抽查。各地落实督察组要求,建立机制、立行立改、及时公开、依法问责,解决了一批群众反映强烈的环境问题。

  督察组将继续关注已经转办、待查处落实的群众举报案件,要求各地继续推进边督边改工作,确保查处到位、整改到位、公开到位、问责到位。对于进驻结束后收到的、群众在规定时间寄出的举报信件,督察组仍会按照相关要求及时向被督察地方转办,并督促地方及时进行查处、整改、公开,努力做到件件有回音,事事有着落。

  督察结束后,公众可继续通过拨打12369环境举报电话和其他正常渠道投诉反映环境问题。

来源:央广网

2016年有哪些事件助力环保行业发展

  2016年即将结束,在这环保行业高速发展的一年,政策轮番上阵利好,技术水平“供给侧”提高。中科宇杰给你盘点一下2016年环保发展催化剂事件,看看都是哪些大事助力了环保事业的发展。

一、十三五,任务多

  2016年3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正式发布,“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是“纲要”提出今后5年发展的目标之一。“纲要”明确提出,在“十三五”期间,要以提高环境质量为核心,以解决生态环境领域突出问题为重点,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为人民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协同推进人民富裕、国家富强、中国美丽。

  《纲要》具体指出了了GDP能源消耗占比、空气质量、饮用水和各类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的具体要求。这一量化的指标,让环保产业发展步伐加速,为环保行业注入新的动力。

  年初,十三五纲要的发布,已然为2016全年环保行业的发展奠定了主基础。

二、供给侧,制改革 

 

  16年4月供给侧改革指导意见出台,要求清理僵尸企业,淘汰落后产能,将发展方向锁定新兴领域、创新领域,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供给侧改革是一种寻求经济新增长新动力的新思路,主要强调通过提高社会供给来促进经济增长。对于如何拉动经济增长,需求侧管理与供给侧改革有着截然不同的理念。需求侧管理认为需求不足导致产出下降,所以拉动经济增长需要“刺激政策”(货币和财政政策)来提高总需求,使实际产出达到潜在产出。

  意见从强化约束、严格准入、深化治理、创新驱动等方面,提出环境保护促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总体思路,重点部署推进去除落后和过剩产能、促进提高新增产能质量、推动环保产业发展、完善政策支持等4个方面,为节能环保这一新产业注入了新的力量。

三、G20蓝,环保热

  16年9月初,聚焦中国杭州,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一次峰会举行。以推动已工业化的发达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之间就实质性问题进行开放及有建设性的讨论和研究,寻求合作并促进国际金融稳定和经济的持续增长的G20的召开,当然少不了对我过环保行业的影响。

  首先是在大气治理方面:参照APEC期间,环保部排除15个督查组加码大气质量监管,此次“G20”峰会也将在环境质量上重拳出击大气治理,受益方向包括:VOC、清洁煤技术改造、超低排放和生物质综合利用等;(2)污水治理:江浙地区作为印染大户,废水治理问题首当其冲,G20有望推动江浙沪联防联控治理水污染,受益方向包括:工业废水、城镇污水、农村污水的治理及监测领域;(3)PPP:预计G20有望衍生大型PPP项目,央企和民企将率先收益。

  G20的召开带动经济的发展毋庸置疑。经济的发展趋向绿色,绿色经济又是环保产业发展的兴奋剂。我们提倡绿色经济,以经济与环境的和谐为目的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形式。是我们环保人的新机遇。

四、河长制,落实责

  2016年12月,中国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全面推行河长制的意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河长制,解决了长久以来有人问责、无人负责的流域环境治理问题,只有真正吧责任落实到个人,才能更好的监管河流污染。其次,河长制解决了河流治理"一刀切"的无脑策略,一河一治,一河一策。对症下药,才能更高效的分配力量,更有效的治理河流。同时,政策也拓宽了公众参与的渠道,营造了全社会共同关心和保护河湖的良好氛围。河长制的实施,进一步加快了生态环境治理的脚步。

  河长制不是简单的责任落实,分段治理。不是单纯的在河边挂起告示牌。不是所谓的全民参与,监督治理。新形势下,我们更加需要的是大数据对流域水体的监测,环境综合治理服务商对河湖的综合性治理,以根除黑臭水体。

环保税对行业影响有多大 究竟怎么算承担的税

  近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税法(草案)》已在中国各大网上公布,我国将开启征收环境保护税的历程了!《税法》总则中明确“本法所称应税污染物,是指大气污染物、水污染物、固体废物和噪声。”

  据悉,税法所称重点监控(排污)纳税人,指火电、钢铁、水泥、电解铝、煤炭、冶金、建材、采矿、化工、石化、制药、轻工(酿造、造纸、发酵、制糖、植物油加工)、纺织、制革等重点污染行业的纳税人及其他排污行业的重点监控企业。

  那么,煤燃烧后中会产生哪些物质呢?

  煤燃烧后主要生成物: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灰渣等物质,

  其中,其中有害成分为: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

  再者,生产过程产生哪些有害物质呢?

  废气: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烟尘

  废水:工业废水、脱硫废水、煤泥废水、生活污水

  固体废物:粉煤灰、炉渣

  副产品:废旧蓄电池、废油

  “环保税”开征后,煤电将要承担多少税负呢?中科宇杰从《税法》中给你找到了答案:

  根据中电联公布的最新数据,2014年火电污染物全国平均排放标准为:

  

环保补贴下 企业却把环保设施“弃之不用”

  入冬以来,我国多地频频遭遇雾霾侵袭。对此,有一种猜测认为,雾霾如此严重跟排污企业弃用环保设施有关。也就是说,一些企业虽然装上了环保设施设备,但为了省钱,偷偷把设备关了。也有人认为,这种说法缺乏证据,不过从国家发改委了解到,至少在火电领域,环保设施“弃之不用”的现象是存在的。

  在环保补贴之下,80%燃煤发电企业依然违规,这到底又是因为什么原因呢?关于此话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长常纪文做出了点评。环保电价作为一种经济刺激机制,对大气污染的防治起了一定的作用,然而这只是一个开始,效果还有待加强。

  我国火电厂的主要燃料是煤炭,但燃煤发电会产生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烟尘,造成环境污染。为此,我国绝大多数的燃煤发电厂都装备了脱硫脱硝和除尘设备,但2016年下半年开始的专项检查中,国家发改委和环保部却发现,被检查的759家燃煤发电企业中,竟然有605家企业在排放方面出了问题,占比接近八成,违法违规企业受到经济制裁金额共计3.28亿元。

  国家发改委价监局指导处处长帅士东说:“有的企业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烟尘排放量的浓度小时均值超过我国规定的限制,还有的企业存在着环保设施不按规定投运的现象。第三是个别企业存在着擅自改装软件设备的造假行为。”

  关于国家环保补贴次问题,看下受访者又是怎么说的:

  受访者说:“国家为了燃煤发电企业能减少排放,出台了鼓励政策,即在每度电上网电价上加2.7分钱,鼓励企业进行环保设施改造,好在生产过程中能尽量减少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粉尘量的排放。”

  受访者表示:“卖一度电(补)给企业2.7分钱,一般上网电价可能是一度电3毛多钱,2.7分钱大概要占到电价的7%、8%了,比重还是比较大的。”

  虽然环保补贴不少,但违法违规企业如此之多,是因为企业每年的环保投入远远大于政府补贴,很多企业宁愿选择违法。企业应该如何去实现低投入、投资、运营陈本低?

  企业用电是必不可少的,每月的用电开支占据了企业运营陈本的重要一部分。面对这巨额的成本,企业如何去节约用电,降低成本的开支,增加企业的经济利润。中科宇杰2009年成立以为,为众多企业实现了节能节电,成功案例高达600多个。自主研发拥有八大节电系统,平均节电率高达15%-65%,为企业更加了很好的效益。

“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高峰论坛”在津顺利落幕

      为贯彻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国家战略,进一步助力京津冀科技产业创新发展,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推动节能环保产业的发展和创新,在中关村社会组织联合会、天津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等单位的支持下,由天津滨海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科技局主办,天津中科先进技术研究院、天津高企协节能环保分会以及中关村天合科技成果转化促进中心共同承办的“第三届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高峰论坛暨滨海中关村科技园发展战略研讨会”于12月29日圆满落幕。

 

  本次会议聚集了众多天津市领导亲临参与,由科技部战略研究院原常委副院长王元、天津市科委主任陆文龙、滨海新区区长张勇、河北省科技厅副厅长张永强等发表了主题演讲,同时由中关村管委会副主任宣鸿解读了《中关村国家自主示范区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建设行动计划(2016—2018)》,并主持《发挥中关村节能环保技术优势推进京津冀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实施方案》发布仪式。

 

 

本次会议由主论坛和分论坛两部分组成,主论分为以下六个部分:

1、科技部战略研究专家主旨演讲

  科技部战略研究院原常务副院长王元主旨演讲: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发展要有新机制

2、北京中关村管委会领导解读《中关村国家自主示范区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建设行动计划(2016—2018)》

3、天津市科委领导主题演讲

  天津市科委副巡视员范英姿主题演讲:规划引领 多管齐下 推进京津冀科技协同创新

4、滨海新区副区长主题演讲

  天津滨海新区副区长夏青林主题演讲:介绍滨海中关村科技园设想

5、河北省科技厅领导主题演讲

  河北省科技厅副厅长李丛民主题演讲:协同创新 携手共赢

6、合作项目签约仪式

  京津冀钢铁行业节能减排技术合作项目签约仪式

 

 

  本次京津冀钢铁行业节能减排技术合作项目中共有十二个重点节能示范工程,中科节电有三个项目入选了重点节能示范工程,被誉为节能行业的黑马,成为众人关注的焦点。

 分论坛主要有:

  智能装备制造产业创新论坛

  互联网产业创新论坛

  科技金融创新论坛

  大数据产业创新论坛

  节能环保产业创新论坛

  滨海中关村科技园发展战略研讨会

 

 

  在节能环保产业创新论坛上,中科节电董事长郝泽忠先生向在会同仁详细介绍了工业节能减排技术、分享了智能节电系统在工业节电中的实际应用案例。随着节能行业的迅猛发展,节能创造财富的理念已经开始慢慢深入人心,节能市场前景看好。

 

 

  众所周知,节能环保产业包括节能技术和装备、高效节能产品、节能服务产业、先进环保技术和装备、环保产品与环保服务等六大领域。中科宇杰成立于2009年,是一家集节能诊断、设计、改造、运营等节能服务于一体的节能服务公司,公司依托合同能源管理为主要经营模式,同时,提供节电设备租赁等服务模式,是一家专业的大型用能系统节能改造以及运营商。

 

  第三届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高峰论坛,与前沿创新和发展思路紧密结合,海纳业界产业链。一个协同创新与携手共赢的生态圈正在崛起与长足发展。今年协同发展的亮点之一,京津冀钢铁行业节能减排技术合作项目签约仪式圆满举行。我们无意独占鳌头,只为一直致力于务实与节能创造财富的共赢。承上启下,新的一年让我们携手继续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