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P模式的内涵

  PPP模式的内涵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PPP是一种新型的项目融资模式。项目PPP融资是以项目为主体的融资活动,是项目融资的一种实现形式,主要根据项目的预期收益、资产以及政府扶持措施的力度而不是项目投资人或发起人的资信来安排融资。项目经营的直接收益和通过政府扶持所转化的效益是偿还贷款的资金来源,项目公司的资产和政府给予的有限承诺是贷款的安全保障。

  第二、PPP融资模式可以使民营资本更多地参与到项目中,以提高效率,降低风险。这也正是现行项目融资模式所欠缺的。政府的公共部门与民营企业以特许权协议为基础进行全程的合作,双方共同对项目运行的整个周期负责。

  第三、PPP模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民营资本“有利可图”。私营部门的投资目标是寻求既能够还贷又有投资回报的项目,无利可图的基础设施项目是吸引不到民营资本的投入的。而采取PPP模式,政府可以给予私人投资者相应的政策扶持作为补偿。

  第四、PPP模式在减轻政府初期建设投资负担和风险的前提下,提高基础设施建设的服务质量。在PPP模式下,公共部门和民营企业共同参与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和运营,由民营企业负责项目融资,有可能增加项目的资本金数量,进而降低较高的资产负债率,而且不但能节省政府的投资,还可以将项目的一部分风险转移给民营企业,从而减轻政府的风险。

大型能耗企业实施合同能源管理模式的优势

  很多大型能耗企业存在能源浪费的现象,节能之旅迫在眉睫,采取合同能源管理模式不但能为企业节约能源,还能给起来带来实际的经济效益。那么,大型能耗企业实施合同能源管理模式的优势有哪些?下面请中科宇杰节电专家为您分析。

  大型能耗企业实施合同能源管理模式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用能单位不需要承担节能项目实施的资金、技术风险,并在项目实施降低用能成本的同时,获得实施节能带来的收益和获取ESCO提供的设备。

  2)节能效率高,EMC项目的节能率一般在5%-40%,甚至可超过50%。

  3)改善客户现金流,客户借助ESCO实施节能服务,可以改善现金流量,把有限的资金投资在其他更优先的投资领域。

  4)使客户管理更科学,客户借助EMC实施节能服务,可以获得专业节能资讯和能源管理经验,提升管理人员素质,促进内部管理科学化。

  5)提升客户竞争力,客户实施节能改进后,减少了用能成本支出,提高了产品竞争力。同时还因为节约了能源,改善了环境品质,建立了绿色企业形象,从而增强市场竞争优势。

  6)节能更专业,由于ESCO是全面负责能源管理的专业化“节能服务公司”,所以能够比一般技术机构提供更专业、更系统的节能技术和解决方案。

  7)节能有,ESCO可向用户承诺节能量,客户可以在项目实施后即刻实现能源利用成本下降。

  8)投资回收短,EMC项目投资额较大,但投资回收期短。从已经实施的项目来看,投资回收期平均为1~3年。

  9)市场机制及双赢结果,ESCO为客户承担了节能项目的风险,在客户见到节能效益后,才与客户一起分享节能成果,而取得双赢的效果。

水泵节能的节能途径

  水泵作为我国工业领域最主要的耗能设备之一,用量大,设计面广,被广泛应用于农田排灌、石油化工、动力工业、建筑、城市给排水、核电、火力发电、冶金采矿、船舶工业等国名经济各领域,其耗电量约占全国总发电量的20%左右。水泵的节能改造对我国节能工业具有重要意义。

  水泵的节能途径主要如下:

  1、水泵本身节能

  向用户提供高效、可靠、好用的产品是水泵制造厂的职责。高效即水泵本身效率高。高与低是相对的,现在执行的国家标准和机械标准中规定的效率值只是先进值并不是最高值。高效就是要求效率达到或超过这些标准规定值。

  2、水泵系统节能

  传统节能工作比较重视水泵产品自身的效率指标,忽视对系统节能技术的研究,然而这方面的节能潜力是非常大的。

  3、水泵运行节能

  节能的水泵系统是实现运行节能不可缺少的必要条件,但不能说建立了水泵节能系统节能实现水泵的运行节能。这是因为水泵在实际工作中,由于工艺流程的变化或者其本身作为调节工艺参数而设置,水泵要适时进行调节。

  众所周知,供水系统是国民生产中必不可缺的环节,水泵的节能改造尤为必要。中科宇杰自主研发的智能水泵节电器根据供水系统的现状,实时调节利用设备,节能降耗。中科宇杰自主研发的智能水泵节电系统适用于水系统各循环水泵、给水泵、凝结水泵、冷却水泵、排污泵等水泵的节能改造。

PPP的三大特征-中科宇杰

  中科宇杰解析PPP的三大特征

  1、伙伴关系

  PPP具有三大特征,第一是伙伴关系,这是PPP最为首要的问题。政府购买商品和服务、给予授权、征收税费和收取罚款,这些事务的处理并不必然表明合作伙伴关系的真实存在和延续。PPP中私营部门与政府公共部门的伙伴关系与其他关系相比,独特之处就是项目目标一致。公共部门之所以和民营部门合作并形成伙伴关系,核心问题是存在一个共同的目标:在某个具体项目上,以最少的资源,实现最多最好的产品或服务的供给。私营部门是以此目标实现自身利益的追求,而公共部门则是以此目标实现公共福利和利益的追求。形成伙伴关系,首先要落实到项目目标一致之上。但这还不够,为了能够保持这种伙伴关系的长久与发展,还需要伙伴之间相互为对方考虑问题,具备另外两个显著特征:利益共享和风险分担。

  2、利益共享

  需明确的是,PPP中公共部门与私营部门并不是简单分享利润,还需要控制私营部门可能的高额利润,即不允许私营部门在项目执行过程中形成超额利润。其主要原因是,任何PPP项目都是带有公益性的项目,不以利润最大化为目的。如果双方想从中分享利润,其实是很容易的一件事,只要允许提高价格,就可以使利润大幅度提高。不过,这样做必然会带来社会公众的不满,甚至还可能会引起社会混乱。共享利益除了指共享PPP的社会成果,还包括使作为参与者的私人部门、民营企业或机构取得相对平和、长期稳定的投资回报。利益共享显然是伙伴关系的基础之一,如果没有利益共享,也不会有可持续的PPP类型的伙伴关系。

  3、风险共担

  伙伴关系作为与市场经济规则兼容的PPP机制,利益与风险也有对应性,风险分担是利益共享之外伙伴关系的另一个基础。如果没有风险分担,也不可能形成健康而可持续的伙伴关系。无论是市场经济还是计划经济、无论是私人部门还是公共部门、无论是个人还是企业,没有谁会喜欢风险。即使最具冒险精神的冒险家,其实也不会喜欢风险,而是会为了利益千方百计地避免风险。

低碳经济促进建筑节能行业发展

  近年来,我国发展需求正向低碳经济转变,而低碳经济中绕不开的一环就是建筑节能,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建筑能耗在大幅度上升,建筑总能耗将接近全国能源消耗量的一半,因此大力发展建筑节能刻不容缓,但是建筑节能工作复杂而艰巨,它涉及政府、企业和普通市民,涉及多主体、多方面,实施起来难度较大。

  建筑节能关系到我国建设低碳经济、完成节能减排目标、保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之一。而我国现有的建筑面积绝大部分为高能耗建筑,且每年的新建建筑中95%以上仍是高能耗建筑。因此建筑行业全面节能势在必行,但能耗标准的缺失和企业盈利困难缺乏参与热情却是行业发展缓慢的两个重要原因。

  由于建筑涉及多方面,因此在能耗方面需要在定额和计量上有标准才能更为客观地显示节能效果。目前来说,国外追求的高效率设备,运行时间比较长,能够“用着省”。而国内的建筑能耗情况和设备使用状态和国外有所不同,我们应该追求的是能源消耗总量为约束,在能源需求侧管理和机电系统效率提升并重,在设备使用上有着与国外不同的规律,我们实际情况更多的是“省着用”。

  我们未来建筑节能的目标将为“降低建筑能耗占总能耗的比例”。如果未来我国可以在建筑能耗标准上针对总量做出约束性的标准,可能更合乎国情,也利于行业的推进,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016年4月15日发布了国家标准《民用建筑能耗标准》将于2016年12月1日起实施。这一标准的实施,预计将极大地促进我国建筑节能行业的发展。

  而在企业盈利困难方面,我国建筑节能行业发展缓慢与企业盈利低廉脱不开关系。以改造为例,以往的固有企业经营模式,主要依靠节能改造之后节省下来的能源换取的现金价值以及压低改造成本,盈利相对而言都比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