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大节能环保力度,提倡绿色环保
2016年“十三五”规划的开局年,“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发展绿色环保产业。培育服务主体,推广节能环保产品,支持技术装备和服务模式创新,完善政策机制,促进节能环保产业发展壮大。
节能环保行业近年来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中科宇杰作为节能行业的领导者,借着国家对节能环保产业扶持的东风,在节能领域纵横驰骋,不断取得佳绩。为众多的能耗企业带来福音,通过通过合同能源管理模式,进行节能改造,为能耗企业节约了巨大的电费开销,降低了生产成本,带来直接经济效益。
“十三五”规划也明确指出要扩大环保产品和服务供给,完善企业资质管理制度,鼓励发展节能环保技术咨询、系统设计、设备制造、工程施工、运营管理等专业化服务。
推行合同能源管理、合同节水管理和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发展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节能环保企业,推动先进适用节能环保技术产品走出去。
发展环保技术装备,增强节能环保工程技术和设备制造能力,研发、示范、推广一批节能环保先进技术装备。
我国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财税政策展望
节能环保产业属于典型的政策驱动型产业,虽然近年获得快速发展,但总体仍处于初级阶段,产业内部发展不平衡,国内市场仍不成熟,供求不稳,国际市场的竞争力也相对较弱,财税政策仍需在一定时期内发挥其驱动作用。
如何使财税政策在“十三五”,甚至是更长的时期内充分发挥其驱动作用,是值得认真思考的问题,未来与节能环保产业有关的财税政策可从以下几个角度加以完善。
第一,财税政策应具有战略性。节能环保产业是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我国新的经济增长点,产业发展处于初级阶段,产业本身具有部分市场失灵的特性,尤其是节能环保技术、节能环保服务等领域的外部性和公共性特征明显,政府利用经济手段从战略高度对产业进行引导和扶持尤其必要。
第二,财税政策应把握好弹性。如果将政策弹性理解为产业发展对政策变化的敏感度。政策弹性大的领域,财税政策应更多发挥作用,政策弹性小的领域,财税政策应适时退出,使市场机制发挥作用。
第三,财税政策要具有完整性。监督的强化可以通过加强信息流动、改善信息不对称以及借助第三方进行监督。建立信息公众平台,及时公布财政资金在产业内的使用情况,提高资金使用的透明度。
第四,财税政策要与立法和行政手段密切配合。与资源、环境有关的立法使公众意识到资源环境问题的严重性,有效的行政管理约束了公众对资源环境的不良行为,以财税政策为代表的经济手段激励公众生产和消费有助于解决资源环境问题的节能环保产品、技术、设备和服务。
第五,鼓励性政策与惩罚性政策有效结合。由于产业的特殊性,使促进产业发展的财税政策既有鼓励性政策,又有惩罚性政策。
合同能源管理项目取得成功的要点
EMC公司按照合同能源管理机制实施节能项目需要注意一下几点:
1、EMC与客户的真诚合作
项目实施成功是EMC与客户双方共同的目标,客户的利益是不投入或少投入资金即可得到优良的节能设备和长期的节能和环境效益,EMC则要从项目成功中赚得利润。许多案例证明,双方的真诚合作是最重要的,EMC在项目全过程中进行优质服务,客户在项目全过程中密切配合是项目成功的保障。
2、EMC防范经济风险需要客户的帮助
为了达到EMC与客户双赢的目的,EMC需要客户帮助防范经济风险。客户要向EMC提供企业的经营管理、财务状况、产品营销与发展前景、可供选择的担保和抵押措施等方面的详实情况,以建立和增强EMC投资的信心;EMC要以诚信精神对待客户,并为客户保守商业秘密,最终达到客户获得节能效益,EMC赚得利润。
3、EMC技术风险的防范
项目是否成功与改造方案的确定和节能技术与配套设备的选型直接相关,也与原始运行状况和耗能情况关系密切。EMC要在客户的坦诚帮助下,弄清原始运行和耗能情况,并在专家的指导下选好改造方案和所有技术与配套设备。这是防范技术风险的有效措施,也是项目成功的基础。
节能服务公司是一种基于合同能源管理机制运作的、以赢利为直接目的的专业化公司。EMCo与愿意进行节能改造的耗能企业签订节能服务合同,为用户的节能项目进行投资或融资,向用户提供能源效率审计(节能潜力分析和诊断)、节能项目方案设计、原材料和设备采购、施工、监测、培训、运行管理等一条龙服务,节能效果,并通过与耗能企业分享项目实施后产生的节能效益来赢利和滚动发展。
按照合同能源管理模式运作节能项目,在节能改造项目完成之后,耗能企业原先单纯用于支付能源费用的资金,可同时支付新的能源费用、EMCo的费用,还能取得部分受益(即节省下来的部分费用),在合同期后,客户享有整个项目所带来的全部的节能效益,会产生正的现金流,同时实现能耗降低。
为何要广泛开展合同能源管理?
今年“两会”李克强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在2016年的重点工作中明确:大力发展节能环保产业。扩大绿色环保标准覆盖面。支持推广节能环保先进技术装备,广泛开展合同能源管理和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加大建筑节能改造力度,加快传统制造业绿色改造。开展全民节能、节水行动,推进垃圾分类处理,健全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网络,把节能环保产业培育成我国发展的一大支柱产业。
那么,为何太广泛开展合同能源管理?
一、合同能源管理引入我国十余年,发展得已比较成熟,并且确实为国家节能减排做出了突出贡献,这从中国节能协会节能服务产业委员会的年度报告中可见一斑,最为重要的是,其还有很大的市场空间。如此,与引入一种新的节能机制相比,会节省更多的资金、人力等成本。
二、合同能源管理可有效撬动社会资金用于节能减排,减轻企业和政府的资金压力,解决更多就业,这对于缓解目前经济增速放缓,传统制造业盈利能力下降等问题都会起到一定的作用。
三、合同能源管理已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项目涉及工业、建筑、交通等众多领域,用能单位的参与度较高,具有良好的市场基础,利于传统节能服务公司和新建节能服务公司发展。除此之外,节能服务公司类型多样,可大可小,这也有利于不同类型的企业、社会资本投资进入这个行业。
今年是“十三五”的开局之年,今年“两会”的政策也具有特殊意义,虽然已经进入四月,但对于整个“十三五”而言,也仅仅是刚刚开始,各节能服务公司如何布局合同能源管理业务在自身业务中的比重还都来得及。
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发展的重要意义
1、推进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发展是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体现
加快推进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发展,在城乡建设空间布局、基础设施配套、建筑建造及运行管理等方面,按照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要求进行规划、建设、运营,促进城镇发展从规模扩张向质量提升转型,对引导我国走新型城镇化道路、落实生态文明建设要求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2、推进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发展是落实国家能源消费革命和能源安全战略的重要举措
推动能源消费革命,抑制不合理能源消费,是党中央、国务院做出的战略部署。通过建筑节能与发展绿色建筑,引导城乡建设走节能、高效、绿色、低碳的发展道路,使我国能以较低的能源消耗实现人民群众比较高的生活需求,可有效减缓建筑能耗总量增长速度,确保我国能源消费革命和能源安全战略顺利实施。
3、推进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发展是推进大气污染防治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内容
推进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转变建筑建造方式和使用过程中的粗放用能模式,可以显著改善建筑施工现场环境,有效降低施工扬尘,并降低燃煤采暖消耗,减少含硫含硝污染物以及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促进环境保护和空气品质提高,减轻温室气体的排放压力,改善人们生活条件,提高全社会满意度和幸福感。
4、推进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发展是促进建筑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
推进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发展,加快发展超低能耗建筑、新型结构体系建筑、装配式建筑等,可以有效促进我国建筑业加快产业升级,确保在新一轮建筑领域科技革命中迎头赶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