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能技术的需求如饥似渴
目前,能源和环境问题已得到国际社会的共同关注,节能减排也已成为我国的基本国策,更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随着经济全球化步伐的加快,企业与世界经济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市场竞争也愈演愈烈,技术进步、技术创新在成为经济发展的原动力的同时,也成为了企业发展的生命力。在新常态的经济形势下,节能服务公司和用能企业对于节能新技术和新产品各种信息的需求更是如饥似渴。
中科宇杰认为:“无论是节能减排,还是雾霾治理。末端治理是治标,源头治理是治本,“提高能源效率和发展可再生能源是能源革命的关键,但是就目前而言可再生能源难以等量代替现有的化石能源,所以提高能效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内在需求。而提高能效不但有潜力,而且应该以技术为基础。“约束性指标不是限制经济发展,而是要实现有质量的发展。党的十八大已经把节能降耗工作提高到‘国策’的高度,节能降耗,我们没有退路。大力开展节能技术改造,淘汰落后产能,加强节能管理,逐步实现能耗逐年降低。
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又是一个建筑大国,建筑能耗约占社会总能耗的1/3,且能耗的总量还在逐年上升,绿色建筑未来五大发展新动向;近零能耗建筑的特征、建筑技术考虑因素;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的主要技术措施;建筑节能监测与评估方法和相关标准等,引起更多节能服务公司的关注。
合同能源管理原解决企业节能疑难杂症
合同能源管理是以减少的能源费用来支付节能项目全部成本的一种节能业务模式。这种节能投资方式允许电厂用未来的节能收益为工厂和设备升级,以降低目前的运行成本;或者节能服务公司以承诺节能项目的节能效益、或承包整体能源费用的方式为电厂提供节能服务。
为将节能观念、减排压力成功转变为企业切实的改造和转型行动,中科宇杰结合前期的诊断结果,为有改造空间的公司量身定做节能改造项目。该模式让企业不用事先掏一分钱,只需节能服务公司与用能单位以契约形式约定节能目标,随后节能服务公司为实现节能目标向用能单位提供必要的服务,用能单位以节能效益支付节能服务公司的投入及其合理利润。
合同能源管理,在为企业减少成本的同时还成为开拓市场的一大‘利器’,合同能源管理作为一种新型的市场化节能机制,以节能效率高、能耗单位零投资、节能有、投资回报短、节能更专业、技术更先进、能耗单位风险低等诸多特点和优势在发达国家普遍推广,但在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合同能源管理模式的推广,需要理念的转变、体制的改革、环境的完善、政策的支持,才能逐步破解难题,合同能源管理能为企业节能解决疑难杂症,提高竞争力!
合同能源管理节能机制
合同能源管理是我国近年较为推崇的一种新型市场化节能机制,目前全国有大约1000多家企业采取这种能源服务方式。在激烈的市场中,有技术有资本的企业获得了较好的市场美誉度和较高经济效益。
合同能源管理其实质就是以减少能源费用来支付节能项目全部成本的节能业务模式。这种节能投资方式允许客户用未来的节能收益为工厂和设备升级,以降低目前的运行成本;或者节能服务公司以承诺节能项目的节能效益或承包整体能源费用的方式为客户提供节能服务。
从我国现实情况看,重工业发展增速快于轻工业,主要高耗能产品产量处于较高水平,节能潜力仍然很大。到2015年,钢铁、有色金属、石化、化工、建材、机械、轻工、纺织、电子信息等重点行业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大休呈下降趋势;到2015年,转炉负能炼钢、脱湿鼓风、烧结余热发电、煤调湿等技术的应用比例分别达到65%、20%、40%和50%;二次能源综合利用,大中型钢铁企业余热余压利用率达到50%以上、利用副产二次能源的自发电比例达到全部用电量的50%以上。
中科宇杰自主研发节电设备,工业系统节能方案,包括高低压风机及水泵节电改造、电机节能系统改造、余热余压利用等节能产品和技术,同时,该公司还提供节能规划和诊断、设计、节能技术咨询、节能项目改造等服务。
中科宇杰入选“最具投资价值挂牌上市公司”
8月16日,由上海股权托管交易中心下属网站融贷通主办的“最具投资价值挂牌上市公司评选”活动完成了公众票选阶段,中科宇杰节电设备有限公司以热门企业的姿态顺利进入前30强,有望在下一轮的专家评选中问鼎各项企业大奖。
此次融贷通主办的“最具投资价值挂牌上市公司评选”活动,评选过程将通过全国网络票选和专家评审两个阶段,最终评选出各大奖项,并在9月中上旬举办盛大的颁奖典礼及获奖公司融资路演。届时,中国资本市场最具发展潜力的挂牌企业将齐聚一堂,共同探讨解决我国资本市场和中小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各种问题,并交流各方经验。目前,上海股交中心挂牌企业数量达6333家(其中E板挂牌436家,Q板挂牌5897家),意味着有资格参与本次评选的企业是来自全国各地的优秀企业,其数量多达6333家,主办方会通过全国网络票选先评选出200强,然后在这200强中再由专家评委评出主办方设立的各项大奖。
此次中科宇杰(中科节电:203567)凭着节能行业的朝阳优势、极具潜力的商业模式以及广阔的市场前景得以进入30强,是业界意料中事。相信通过此次评选,中科宇杰会吸引更多的投资界人士的积极关注,其资本扩张之路将越走越远。
节能服务模式中BOT、EPC、EMC的共性与区别
BOT:Build-Operate-Transfer (建设-运营-移交)
即业主与服务商签订特许权协议,特许服务商承担工程投资、建设、经营与维护,在协议规定的期限内,服务商向业主定期收取费用,以此来回收系统的投资、融资、建造、经营和维护成本并获取合理回报,特许期结束,服务商将固定资产无偿移交给业主的一种投资模式。
EMC:Energy Management Contract (合同能源管理)
节能服务公司通过与客户签订节能服务合同,为客户提供包括:能源审计、项目设计、项目融资、设备采购、工程施工、设备安装调试、人员培训、节能量确认和等一整套的节能服务,并从客户进行节能改造后获得的节能效益中收回投资和取得利润的一种商业运作模式。
合同能源管理是发达国家普遍推行的、运用市场手段促进节能的服务机制。节能服务公司与用户签订能源管理合同,为用户提供节能诊断、融资、改造等服务,并以节能效益分享方式回收投资和获得合理利润,可以大大降低用能单位节能改造的资金和技术风险,充分调动用能单位节能改造的积极性。
目前国内EMC的运作模式和BOT的运作模式有很多相似之处,主要区别在于BOT在运营期的收益一般由服务方全部收取,而EMC则由服务方和业主按合同约定比例共同分享节约的能源成本。
EPC:Engineering-Procurement-Construction (设计-采购-施工)
节能环保工程建设行业总承包业务的普遍模式,即服务商承担系统的规划设计、土建施工、设备采购、设备安装、系统调试、试运行,并对建设工程的质量、安全、工期、造价全面负责,最后将系统整体移交业主运行。
EPC+C:Engineering-Procurement-Construction & Commission (总承包+托管运营)
在系统建设阶段采用EPC总承包的服务模式,在运营阶段采用系统托管运营模式。
系统托管运营模式的应用和推广具有一定的必然性,一方面,节能减排项目运营技术往往与其主营业务技术要求差别较大,而节能减排项目往往结构复杂、涉及面广、技术含量高,项目建成移交后,对企业承接的操作、维护及管理人员技术素质要求较高。企业由于缺乏专业技术人才,接手节能、减排项目后往往出现运营效果不理想的情况。另一方面,由于技术壁垒等原因,业主在招标确定总承包方时,很难从书面材料中确定投标方案的优劣,而增加运营要求,可以将项目质量风险交给总承包方自己承担,从而规避项目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