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那么大 生态文明建设落脚在哪
导语: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生态文明建设的落脚点在哪里?如何推进县域生态文明建设?
目前,在推进生态文明和环境保护领域里,县域面临着一个重大问题。环境保护部自然生态保护司司长庄国泰表示,县域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在经济发展任务中压力大,环境保护任务也重。有些县域的自身承受能力有限,发展和保护的关系不好协调。
环境保护部环境规划院战略规划部主任万军说:“县域抓环境质量改善和生态文明时,面临着3个挑战:一是环境空间的管控。目前环境空间缺乏一个系统的管控,保护体系和路径还没有建立起来;二是环境承载力超载的问题;三是仍有保护环境是阻碍地方发展的绊脚石这类思想的存在。”
专家认为,加快推进县域生态文明建设绿色化路径,要树立绿色发展新理念,适应生态文明建设的新要求;要确立绿色发展新格局,探索生态文明建设的新路径;要建立绿色发展新机制,打造生态文明建设的新动力;要描绘绿色发展新蓝图,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的新目标;要营造绿色发展新氛围,开创生态文明建设的新局面。
同时,要发挥政府与企业的作用,将生态文明建设推向一个新的方向。北京中科宇杰节电设备有限公司为我国建设生态文明城市添砖加瓦,努力提升公司的技术与节能设备优势,时刻为我国发展生态文明准备着。
“互联网+”下的节能环保产业
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现代制造业结合。作为战略新兴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节能环保产业自然不愿也不能错过站上“风口”的历史机遇。一时间,节能行业各路诸侯纷纷厉兵秣马,摩拳擦掌,于各领域间寻找“互联网+”快车入口。
互联网+”越来越火,未来很可能使我们的节能环保产业发生颠覆性的变化。届时,节能环保产业与互联网可能会全方位结合,将会对现有的技术路线、商业模式、管理方式进行调整,对产业技术进步会有更多帮助。将来在互联网基础上,从工艺路线、工艺参数到设备,企业如果不考虑互联,不考虑物联,就可能会落在后面。长远来看,“互联网+”可拉动节能环保行业的快速发展。
中科宇杰分析称:未来节能环保产业的快速发展将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由于大量资本的涌入,环保产业格局和产业链将面临快速重构;二是由于市场和资本的推动,很多原来单纯由科研机构进行的技术研发和科研课题将直接和产业对接,和资本对接,环境技术进步将会很快。同时在应用过程中的迭代也会几倍于目前的速度。在这样的大时代背景下,我国一定会出现十倍于现在规模的企业,传统节能环保企业要抓住机会,充分利用‘互联网+’,促进企业转型升级,推动行业快速发展。
节能减排非一日之功
节能减排,需要大力调整产业结构以使产业低碳化;需要改造城市交通体系以使交通清洁化;需要推动建筑节能以使建筑绿色化;需要加快发展服务业以使服务集约化;需要优化城市能源结构以使可再生能源利用规模化。
节能减排中不仅要找准方向,更需要政策创新,比如要突破“点对点”的项目管理模式,突破“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旧思维,努力避免政策不配套与碎片化;比如要加大政策集成力度,将财政政策与土地、价格、产业、信贷等相关政策有机结合,将节能减排和国家重大战略紧密结合。
节能减排,转型升级,经济发展的步子会暂时慢下来,财政增长的步子同样会慢下来。但凤凰涅槃,必须先经过烈火的磨难。为了更高质量的可持续发展,为了更清洁的水、更清新的空气、更美丽的生活品质,节能减排是我们必须忍受的阵痛。节能减排非一日之功,中科宇杰十余年来,走在节能减排前沿,不断书写节能节电新篇章!
工业节能:关于未来的设想
从长远来看,工业节能产业的发展必然要从设备节能、生产流程的末端节能这一初级节能模式从向生产工艺节能以及生产流程的过程节能的高级模式,从而最终形成工业系统生产全流程的节能。随着我国工业化装备水平的不断提高,随着自动化控制技术、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这将是必然的趋势。绿色工厂、低碳工厂将建立在生产全流程的基础之上。
谈起工业节能,就会提起能源管理中心。能源管理中心是指采用自动化、信息化技术和集中管理模式,对企业能源系统的生产、输配和消耗环节实施集中扁平化的动态监控和数字化管理,改进和优化能源平衡,实现系统性节能降耗的管控一体化系统。能源管理中心,目前在国内企业已经有了广泛的应用。能源管理中心已经成为一项重要的节能措施。但是,目前的能源管理中心仍然是一种被动型的能源管理体系。未来,能源管理中心应进化为主动型的节能中心。未来的企业,智能型水系统、智能型能介系统将成为发展的方向。根据生产主工艺,生成最佳供水、供能模型,动态供水、供能,用于生产,将是绿色工业、低碳工业的重要措施。
现在越来越多的节能公司都有相应的能源管理项目,例如中科宇杰的合同能源管理是也将是未来发展的一大方向。如今节能公司有节能项目更要有工业节能的规划能力,就是对工业企业现有生产环节进行全面能耗分析,与业内先进指标进行类比,寻找企业内部最大的节能空间,并制定落实的方案及步骤。北京中科宇杰节电设备有限公司就具备工业节能规划能力,并会发展成为行业的一项拳头产品。
节能减排促进企业转型升级
我国企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作为工业生产活动的主体,也是发展节能减排的责任主体,必须要调动企业节能减排的自觉性、积极性,使企业加快转方式、调结构,实现经营理念、管理机制、产业结构等全方位、全过程的节能减排。
首先,引导与帮扶并重,下大气力转变企业发展观念。一方面加大宣传力度,企业经营的目的就是要用最小的资源消耗换取最大的效益;一方面加大帮扶,节能减排的突破口应放在推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依靠物质资源消耗转向创新驱动转变。目前的生产技术、能源选择、资源利用率以及传统观念都在阻碍着中国企业节能减排的步伐。同时可以和有权威的节能企业合作,把先进的节能技术与节能设备运用起来。政府要加大对企业的指导,针对企业的不同情况加大企业的帮扶力度,让企业知道节能减排企业可以干什么、怎么干、干到什么程度,加快企业由短期性、盲目发展向长期性、科学发展转变。
其次,规划与管理并重,督促企业形成节能减排的长效机制。节能减排要上升为企业战略,从规划制定开始就纳入约束性管理目标,对产业结构的调整、清洁能源等的使用量化、步骤化、长效化。同时建立和实施有效的长效机制,从生产、操作、管理、培训等各个方面都形成闭环,使职工有标准可依,有措施可行,形成全员节能减排的大好局面。加快企业由随机节能环保向长效节能环保转变,由自发自动的节能环保向有组织有计划的节能环保转变。
最后,短平快与高精尖并重,调动企业自主创新的积极性。企业要以“确保安全、降低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促进节能减排、缩短职工在岗时间”为主攻方向突破发展瓶颈一方面要发动职工、依靠职工大力开展技术创新,以技术改造、岗位创新等形式降低企业节能减排的投入,让广大员工从工作的实际出发,依靠“短平快”的手段促进节能减排。另一方面要勇于抢占制高点,以信息化等手段为着力点,加快信息化与企业各方面工作的融合,依靠信息化手段推动企业转型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