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节能行动“纸上谈兵”的现状

  我们知道,能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随着经济发展和经济规模的进一步扩大,能源需求还会持续较快增加。然而随着能源利用的速度越来越大的时候,各种节能计划与标准也在一步步出台和实施。

  由于我国政策的出台和实施的磨合期间较长,在之部分企业没有节能意识,认为政策的实施对于他们而言似乎是“山高皇帝远”,加上有关执法部门落实慢,导致我国的节能行动慢,为了打破这种纸上谈兵的现状,政府与企业要联合起来,把行动与计划保持一致,向目标看齐。中科宇杰始终站在节能队伍里不遗余力的为节能行业添砖加瓦。

  新形势、新任务要求我们充分认识加强节能节电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增强忧患意识和危机意识,采取更加强有力的措施,确保实现“十二五”节能降耗目标,打好“十三五”的基础,促进我省国民经济又快又好地发展。

选好设备 节能无上限

  目前,我国工业企业蓬勃发展,要在根本上节约电力资源,减少不必要的成本消耗,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市场上推行了各式各样的节能设备,怎样选择节能设备,才能真正达到节能无上限?

  首先在选择节能服务公司的时候要确定该公司有良好的口碑,可以保障您在项目过程中的利益。其次选择适合您公司的风格,根据专业的测试,选择最合适的节能设备。然后要有强大的技术团队和质量过关的设备。中科宇杰是节能行业的前五强,拥有独立高端的技术和团队,公司启用合同能源管理项目,为每一位客户量身定做,并且有效的客户的长远利益。

  因此,大家在选购节能设备时应从长远角度来考虑,选适合的才是最好的,才能达到节能无上限的目的。

牢牢绷紧节能减排这根弦

  当前,十二五的收官之年,十三五的启动之年,就是一个不断前进的路程,要始终坚持降低能源消耗强度、合理控制能源消费总量、减少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相结合,加快形成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市场有效驱动、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推进节能减排工作格局,确保实现节能减排目标的实现。

  事实上,去年以来席卷全国的“雾霾”,用最直接的方式敲响了节能减排的警钟。“十二五”时期,我国的能源政策已由过去的侧重降低能耗,转变为合理控制能源消耗总量、通过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来推动节能减排目标的实现,这是化解经济发展与节能约束性指标之间矛盾的根本路径。然而,我国节能减排的路并没有走完,随之迎来的又是一个又一个目标和计划,节能减排的路从来没有因何原因停滞过。中科宇杰牢牢的跟紧节能减排的节奏,以自身的优势迎接节能减排的到来。

  作为企业,绝对不能坐等政策到位,坐等市场成熟,坐等融资配套健全,只有抓住机遇,苦练内功,提升自身技术,提升市场竞争力,拓展市场渠道牢牢绷紧节能减排这根弦……

节能环保产业未来发展的五大趋势

  我国节能环保产业目前仍处在产业发展初期阶段,而且属于典型的政策法规驱动型产业。既要突出市场导向,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又要加强政府引导,驱动潜在需求转化为现实市场。节能环保产业未来依旧拥有大量的发展机会。

  首先,产品将向高端化、成套化方向发展。目前我国在节能环保常规技术产品方面已成熟,但在高端技术产品方面仍较为缺乏,未来具有研发实力的国内节能设备、污染治理设备、资源综合利用设备骨干龙头企业将面临更多的发展机遇,这也将促进市场和行业秩序的进一步整合与规范。

  其次,节能环保服务业将成为产业新的增长点。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能源需求呈刚性增长,资源环境约束日趋强化,节能减排形势依然严峻,在客观上将促进节能环保服务业的发展,节能服务产业有望再度进入快速发展的黄金期,节能服务产业无疑将有巨大发展空间。

  第三,“走出去”将成为节能环保企业重要投资方向。目前发展中国家对中等技术水平、较高性价比的节能环保产品与服务有较高需求,而我国节能环保企业在传统的工程建设、环保设备及产品制造等具有较强优势,因此,“走出去”将成为我国很多节能环保企业重要的战略选择,国家也将重点支持国内节能环保装备企业开拓国际市场,鼓励国内企业和研发机构在境外设立研发机构,推动节能环保装备由单机或成套设备出口向海外投资或工程总承包带动环保装备出口转变等。

  四是节能环保产业将与互联网深度结合。信息时代的互联网革命极大地冲击着传统产业,节能环保产业亦如此,只有紧密与互联网快车道融合,才能依托其巨大优势推动行业的快速发展。互联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助力节能环保产业:一是垃圾回收:实现垃圾流向数量全程监控;二是污染源监控:运用于 PM2.5空气质量监测;三是低碳交通:大幅度提高通行能力实现节油;四是智能家居:家庭自动化行业将借势发展;五是节能环保金融。

  与此同时,扩张、重组并购将成为节能环保企业发展方向。目前国内节能环保公司普遍规模较小,市场分散,竞争力不强。在此情况下,扩张、重组、并购将成为行业的必然选择。

  这就需要在产业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完善政策体系,健全激励和约束机制,激发产业发展动力;提高产业的整体创新意识与自主研发能力,提升竞争力;对新技术、新工艺、首台套等技术推广应用,财政采取后补贴的方式,给予资金奖励和分担风险,对关键、共性环保技术节能设备的研发应用给予扶持;加快推进市场化进程,吸引社会资本进入助推产业发展。

合同能源管理的“流行风”

  合同能源管理到底对节能服务产业发展产生了多大影响?先来看一组数字,据2014年节能服务产业发展报告显示,合同能源管理投资在2014年达到了958.76亿元,较2013年的742.32亿元增长了29.16%,形成年节能能力2996.15万吨标准煤,减排二氧化碳7490.38万吨;从节能服务公司角度来看,有企业表示,其节能改造项目有80%是采用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开展的,足可见这一商业模式对节能服务产业产生的影响力。

  对于上述数据,有人可能会质疑,但各地政府在节能减排工作实践中的大力推广却充分证实了合同能源管理的“流行风”。例如山西省在确定2015年各市节能目标时,除提出坚持能源消费总量控制,推广节能先进技术外,也确定要推进合同能源管理模式,进一步提高能源使用和转换效率,加大淘汰行业落后产能和化解过剩产能力度,提高工业大宗固废综合利用率。

  合同能源管理的大发展已成定局,而其“扩张”的态势仍在继续,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政府机构、用能企业会认识到合同能源管理的优势,更加愿意与节能服务公司合作,利用其先进的技术、产品、商业模式来完成节能减排任务,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