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改委取消17家造假节能服务公司备案资格(第二批)

    5月3日,国家发改委网站消息称,国家发改委、财政部于近期组织了对2011-2012年度财政奖励合同能源管理项目的核查清算工作,在工作中核查出部分节能服务公司存在资质申报材料造假或项目造假等问题。

  国家发改委公布了造假节能服务公司名单。其中涉及黑龙江省的嫩江新干线节能服务有限责任公司、河北省邯郸市贝西节能科技服务有限公司、大连应达实业有限公司等17家企业,这些企业将被取消备案资格,涉及的合同能源管理项目奖励资金将被回收

 

取消节能服务公司备案资格名单(第二批)

序号 公司名称 备案批次及序号
一、河北省
1 邯郸市贝西节能科技服务有限公司 第三批125号
二、山西省
2 山西艾佛斯节能服务有限责任公司 第一批102号
三、内蒙古自治区
3 包头中益能供热技术有限公司 第二批144号
四、大连市
4 大连应达实业有限公司 第二批156号
五、黑龙江省
5 嫩江新干线节能服务有限责任公司 第三批212号
六、浙江省
6 浙江雄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第三批350号
七、安徽省
7 安徽省科捷再生能源利用有限公司 第一批202号
八、山东省
8 日照海大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第二批339号
9 山东益邦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第四批430号
10 山东鼎泰节能技术有限公司 第三批502号
11 菏泽神州节能环保服务有限公司 第三批497号
九、青岛市
12 青岛宝千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第一批269号
十、湖南省
13 醴陵友立节能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第三批569号
十一、广东省
14 佛山市启迪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第三批610号
十二、广西自治区
15 广西泽润能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第二批445号
十三、重庆市
16 重庆市晨能投资有限公司 第三批692号
十四、宁夏自治区
17 宁夏艾能节能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第一批453号

 

 

 

 

重庆市渝中和九龙坡路灯节能改造年节电20多万度

2013年开年至今,重庆市照明分局在渝中新装LED路灯1000盏,九龙坡新装1097盏,当你走在渝中或九龙坡的街道上,会发现路灯比原来更亮了,因为是LED节能灯在实现亮度增加的同时还节省了耗电量。

据了解,重庆市照明局九龙坡维护管理处新装的1097盏LED路灯分布在九龙坡的背街小巷和主干道,其中大功率LED路灯147盏,背街小巷节能LED路灯950盏。到现在为止,这些灯已全部安装完毕。据介绍,与原来的路灯相比较,这些路灯的综合节电率在超过55%,按现有的照明时间计算可实现年节电20万余度。

同时,为推进城市路灯节能改造实现节能降耗,重庆市照明局渝中维护管理处开展了背街小巷节能改造工作,在管区内的背街小巷安装了1000盏LED新型节能光源。目前,改造工作已经全部完成。通过改造,预计渝中区涉及的63条背街小巷的路灯每年可节电约5.8万度,有利于构建绿色、健康、和谐的城市照明环境,方便市民夜间出行。

六安市采取税收优惠政策提高企业节能减排积极性

为了鼓励企业采取有效措施进行节能减排,六安市地税局出台了与节能减排挂钩的税收优惠政策,鼓励企业进行节能改造、研发和使用新型节能设备,企业不仅可以从节能中减少了成本,还有额外的税收优惠,积极性大大增加了。

  六安市企业如果完成既定的节能减排目标,可以享受包括企业综合利用资源、企业购置用于节能节水的设备投资、企业节能减排技术改造等方面的税收优惠。企业以《资源综合利用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规定的资源作为主要原材料,生产国家非限制和禁止并符合国家和行业相关标准的产品取得的收入,减按90%计入收入总额。

  同时,企业购置并实际使用《环境保护专用设备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节能节水专用设备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和《安全生产专用设备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规定的环境保护、节能节水、安全生产等专用设备的,该专用设备的投资额的10%可以从企业当年的应纳税额中抵免;当年不足抵免的,可以在以后5个纳税年度结转抵免。

企业从事垃圾处理,污水处理,沼气开发与利用,节能改造,海水淡化等符合环境保护,节能节水的项目所得,可以免征或是减征所得税。

 目前,市地税部门积极在企业节能减排税收优惠予以支持外,同时,加强对已经审批所得税减免企业的监控,对环境治理仍不达标的高耗能企业,取消其享受所得税优惠政策。

黑龙江省大力推进节能减排实现双下降

2013年以来,黑龙江省紧抓落实“十二五”节能减排约束性目标任务,数据显示,13年一季度,黑龙江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综合能耗量实现从所未有的下降,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量也大幅下降。

  13年一季度,黑龙江历史上首次实现了工业企业综合能耗量和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量同时下降,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综合能耗量1530.5万吨标准煤,同比下降0.2%,增幅同比回落4.8个百分点。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同比下降9.1%。此次总计对14个行业进行了统计,与上年同期相比,电子、烟草、建材、纺织、化工、煤炭和电力等7个行业能耗呈现下降态势,其中电子、烟草、建材和纺织4个行业降幅超过20%,分别下降37.6%、36.4%、27.1%和25.1%。六大高耗能行业耗能1009.9万吨标准煤,比上年同期下降0.8%,降幅同比拉大4.3个百分点,比前两个月扩大5.5个百分点。其中非金属矿物制品业能耗降幅最大,下降27.8%。

  综合能耗量和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量同时实现下降是近年来黑龙江省采取落实节能目标责任制、推进节能产业发展、组织实施“双百”节能工程、大力推进节能改造技术等综合措施所取得的成果。近两年来,黑龙江对100余个节能产业和节能技术改造项目进行了重点扶持。同时加快推行合同能源管理,加大对节能服务公司的扶持和培育,健全规范合同能源管理、项目申报管理以及项目监督检查等机制,一批节能服务公司已成为我省节能服务龙头企业。

广西水泥产业节能减排取得显著成果

广西千亿元产业重大科技攻关项目“水泥绿色制成技术集成推广应用与示范”,实施两年来取得显著效果:21个水泥生产示范企业集成应用相关技术后,生产效率提高了11.9%,节省熟料用量8%-30%,累计节电1.27亿千瓦时,节煤16.8万吨标煤,消耗冶炼工业废渣548万吨,同时水泥的质量稳定提高;减少排放二氧化碳54.5万吨、二氧化硫7500吨,已实施项目的企业新增产值累计15亿元,利税累计3.2亿元,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增加了收益,一石二鸟。

广西有差不多300家水泥生产企业,水泥产业可谓是广西的资助产业,但目前大多数水泥生产企业产能还比较落后,设备比较陈旧,浪费比较严重,有近60%的水泥产量是由这里落后产能生产的,给广西节能减排目标的实现带来了不小压力。
  

  “水泥绿色制成技术集成推广应用与示范”是从2011年开始启动实施的,由中国科技开发院广西分院等单位共同实施,以实现水泥生产更加清洁、节能降耗、环境保护、提高水泥质量等目标。截至目前,广西科技厅共安排科技经费1320万元,经费年均增长38%;参与绿色水泥项目的企业达33个,约占广西水泥行业产能规模及产值的1/3;2011年至2012年,在全区21家水泥企业推广应用示范9项技术成果,2013年计划扩大到推广应用15项成果。

  项目实施至今,广西绿色水泥项目进展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21个示范企业分别从推荐的9项成果中选择3至6项技术进行集成应用。某水泥生产企业2011-2012年应用了6项技术成果后,企业年新增销售收入4.9811亿元,年新增利润8066万元,年新增税收2039万元,累计节约熟料18.2万吨,节约标煤9.4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28.1万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