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新路灯照明方式为天津年节约电量350千万瓦时
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电力供应出现紧张的情况,为缓解这种形势,天津市路灯处对市内照明系统进行节能改造,研究制定新型照明方式,利用路灯监控系统达到节能目的。据了解,节能改造后,年节约用电约350万千瓦时,同时还可延长照明设备的使用寿命。
以前,天津市内采用的是“全夜灯照明”方式,在后半夜行人,车辆稀少时,”全夜灯照明“方式就会造成电力的大量浪费,造成“空载”现象。为了缓解电力紧张的状况,天津市路灯处努力在省电上下工夫,对路灯进行节能改造,利用路灯监控系统,制定新型的“半夜灯”照明方式。
在新建成的外环线、津河、卫津河、月牙河、复兴河景观河道安装了监控终端RTU并同时对路灯控制箱进行改造,实现半夜灯功能,年节约用电约350万千瓦时。目前已对全市近92%的路灯实施统一启动和关闭。
路灯监控系统是具有高技术含量的路灯控制系统,该系统利用有线或无线的传输方式,使用计算机系统对路灯的启闭、运行状态、故障监测等进行遥控、遥测、遥信,从而实现对路灯的远距离监控和管理。
据路灯处相关人员介绍,外环线全线有77台地埋式变压器,77座低控箱,共计2455基400W双火路灯,以前每年用电量约780万千瓦时。现在实施半夜灯节能方案,将原有光源400W双火路灯,在秋冬季10点30分、春夏季11点30分以后改为光源400W单火运行,该运行方式不仅不影响道路照明,而且节电,又有效的延长了路灯设备的使用寿命。
与此同时,天津市路灯处对部分景观河道照明也作了类似的改造,对没有提供道路照明的河道景观灯在后半夜全部关闭,需提供道路照明的河道景观灯停一侧保留道路侧照明。
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已经悄然进入山东建筑行业
近日,山东首个建筑合同能源管理项目完成了签约,企业零投入进行节能改造。改项目主要有某节能服务公司,济南市发改委物业管理中心和济南吉华大厦三方签订合同完成的。改造的费用将由节能服务公司提供。
据了解,企业零投入进行节能改造这一合作方式被称作合同能源管理模式,是一种新型并在高速发展的的市场化节能机制。节能服务公司与有需要进行节能改造的用能企业签订节能服务合同,为客户制定相应的节能方案以及提供相应的节能设备,并负责实施改造。改造完成后,客户将节省下来的电费支付节能项目全部成本。合同到期后,高效的节能设备和节能效益全部归客户企业所有。企业实现零投入,又可享受到节能带来的效益,这种“零投资”、“零风险”的合作模式受到了目前市场的普遍欢迎。
吉华大厦从2001年投入使用到连着已经十来年了,如今面临设备管线老化、能耗和运营成本增加的状况,迫切需要进行节能改造。然而节能改造改造的资金压力大,制约了项目的实施。此次与节能服务公司的合作则彻底解决了这一问题,这次节能改造将对吉华大厦的设备和控制进行全面升级改造,并提供全部资金,5年期满后项目全部资产无偿移交吉华大厦。
据悉,山东省内很多大型企业都在用合同能源管理模式进行节能改造,包括:济钢、莱钢、兖矿等节能改造项目10余个,总投资逾6亿元,大大降低了用户的能耗支出,创造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节能减排时刻抓 产业结构需优化
近日我国多个城市遭遇罕见雾霾天气,PM2.5监测数据几近都接近峰值。这再一次敲响了警钟:节能减排问题迫在眉睫,时刻不能松懈,这是关系到我们每个人的生活的大事。
根据全国环境保护工作会议的数据显示,2012年我国主要污染物减排目标已经完成,四项污染物排放总量比2011年减少2%以上,其中二氧化硫下降4.5%、化学需氧量下降3%、氨氮下降2.5%、氮氧化物下降2.8%。
以上的成果,很大程度上归功于2012年我国实施了多项节能减排措施。这期间,我国_推出了首部综合性大气污染防治规划,大气污染防治实现由污染物总量控制向改善环境质量转变;发布了《节能减排“十二五”规划》,对重点行业和领域的节能减排提出了明确要求。同时,国家发展改革委继续落实节能减排综合方案,把节能减排目标分解落实到省级人民政府和重点企业,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环境保护部指导各地和中央企业制定减排计划,推进污染减排绩效管理试点,实施了节能改造、节能产品惠民工程等重点节能工程,加强对环境保护和污染减排政策措施落实的监督检查等。
有关人士指出,我国节能减排工作也仍存在产业结构调整进展缓慢、能源利用效率总体偏低、政策机制不完善等问题,需要在今年的工作中进一步完善。可以从以下几点里面进行改进。
一是要加快形成能源消费强度和消费总量双控制的新机制。近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优化产业结构和布局,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加快形成能源消费强度和消费总量双控制的新机制。
二是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加强科技创新。国家发展改革委提出,今年将稳步推进资源性产品为重点的价格改革。完善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推进天然气价格改革,逐步理顺天然气与可替代能源价格关系和煤电价格关系,完善水电、核电及可再生能源电价定价机制,完善差别电价和惩罚性电价政策。同时,将继续推进资源税改革,研究扩大资源税从价计征范围,强化能源消费环节税收调节,严格控制高耗能产业。
三是要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国家发展改革委提出,要充分利用国际金融危机形成的倒逼机制,把化解产能过剩矛盾作为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通过扩大内需、境外转移、兼并重组、淘汰落后,把化解过剩产能与调整生产力布局和改造传统产业结合起来,力争尽早取得实效。
四是要继续推进重点工程和重点领域的节能减排。继续把节能减排和扩大消费结合起来,推广实施节能改造和节能产品惠民工程,加快实施节能技术改造、合同能源推广等节能减排重点工程,大力发展节能、资源循环利用和环保产业。
五是通过超常规手段防治PM2.5为主的大气污染。环境保护部已经把PM2.5为主的大气污染防治确定为今年的工作重点,将推动PM2.5纳入污染物减排统计、监测和考核体系,并承诺及时准确发布监测信息,不打折扣,引导社会公众主动参与,共同防护。
新的一年来了,一系列节能减排的政策措施便密集出台。比如:新一轮节能惠民工程高效节能产品推广目录发布、《绿色建筑行动方案》公布;脱硝电价试点范围扩大至全国等等。环保部部长周生贤表示,PM2.5治理既是“攻坚战”又是“持久战”,要采取综合措施加大力度治理,2013年在113个环保重点城市和环保模范城市开展包括PM2.5在内的6项指标监测,确保2015年重点区域空气中PM2.5年均浓度下降5%,京津冀、珠三角、长三角区域年均浓度下降6%。
国家能源局发布2012年我国全社会用电量数据
来源:国家能源局 时间:2013-1-16
2012年,全社会用电量累计达4959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5%,其中:第一产业1013亿千瓦时,第二产业36669亿千瓦时,第三产业5690亿千瓦时,城乡居民生活6219亿千瓦时。从分类用电量看,全国工业用电量为36061亿千瓦时,其中,轻、重工业分别为6083亿千瓦时和29978亿千瓦时。
全年6000千瓦及以上电厂发电设备累计平均利用小时4572小时,比上年降低158小时。其中,水电3555小时,比上年提高536小时;火电4965小时,比上年降低340小时;核电7838小时,比上年提高79小时。
全年发电新增设备容量8700万千瓦,其中,水电1900万千瓦,火电5100万千瓦,风电1537万千瓦。截至2012年底,全口径发电装机容量11.44亿千瓦,其中,水电2.49亿千瓦,火电8.19亿千瓦,核电1257万千瓦,风电6237万千瓦。
全国电力工业统计数据一览表
指 标 名 称 |
计算单位 |
2012年 |
同比增长 (±、%、百分点) |
全国全社会用电量 |
亿千瓦时 |
49591 |
5.5 |
第一产业 |
亿千瓦时 |
1013 |
0.0 |
第二产业 |
亿千瓦时 |
36669 |
3.9 |
轻工业 |
亿千瓦时 |
6083 |
4.3 |
重工业 |
亿千瓦时 |
29978 |
3.8 |
第三产业 |
亿千瓦时 |
5690 |
11.5 |
城乡居民生活 |
亿千瓦时 |
6219 |
10.7 |
全口径发电装机容量 |
亿千瓦 |
11.44 |
8.2 |
其中:水 电 |
亿千瓦 |
2.49 |
8.3 |
火 电 |
亿千瓦 |
8.19 |
6.6 |
核 电 |
万千瓦 |
1257 |
5.5 |
风 电 |
万千瓦 |
6237 |
32.7 |
6000千瓦及以上供电标准煤耗率 |
克/千瓦时 |
326 |
-3 |
全国线路损失率 |
% |
6.62 |
0.1 |
全国发电设备累计平均利用小时 |
小时 |
4572 |
-158 |
其中:水 电 |
小时 |
3555 |
536 |
火 电 |
小时 |
4965 |
-340 |
核 电 |
小时 |
7838 |
79 |
风 电 |
小时 |
1893 |
18 |
电源基本建设投资完成额 |
亿元 |
3772 |
-3.9 |
其中:水 电 |
亿元 |
1277 |
31.5 |
火 电 |
亿元 |
1014 |
-10.5 |
核 电 |
亿元 |
778 |
1.8 |
风 电 |
亿元 |
615 |
-31.8 |
电网基本建设投资完成额 |
亿元 |
3693 |
0.2 |
发电新增设备容量 |
万千瓦 |
8700 |
-3.2 |
其中:水 电 |
万千瓦 |
1900 |
55.1 |
火 电 |
万千瓦 |
5100 |
-13.4 |
核 电 |
万千瓦 |
66 |
-39.4 |
风 电 |
万千瓦 |
1537 |
-3.9 |
新增220千伏及以上变电设备容量 |
万千伏安 |
18208 |
-14.8 |
新增220千伏及以上线路长度 |
千米 |
32251 |
-10.9 |
注:全社会用电量指标是全口径数据。
国家控制能源消费总量推动合同能源管理发展
“2012中国节能与低碳发展论坛”近日在在北京召开。本次论坛的主题为“提高能效、低碳发展”,控制能源消费总量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成为共识,论坛围绕提高能源利用效益、调整经济结构、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建设生态文明等进行了深入交流及研讨。
控制能源消费总量
数据显示,我国能源消耗10年时间增长1倍多;我国天然气对外依存度从2010年的为-11.1%上升到2011年的21.4%,在这10年里我国从能源出口过成为了出口国。能源对外依存度太高给国家能源安全带来极大的考验,也严重污染了环境。随着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我国的能源消费总量还将有大的增长,能源安全与环境问题将更加严重。
总量控制需要硬数据
“节能减排是硬任务,下达的是硬指标,当然也要进行硬考核,这就需要量化数据。”国家质检总局副局长蒲长城表示,国家质检总局将加强能源计量,在企业层面建立实时的能耗数据库,及时汇总搜集。“节能减排、能源消费总量控制需要高效、公正、科学的数据,国家质检总局将加强能源计量,并建立制度加强计量监督管理,确保计量数据真实可信,为节能减排提供翔实可靠的依据。”蒲长城说。
详实的数据是能效管理的基础。2008年法国巴黎的一座大楼的年耗电量约为每平方米300度,后来这栋总部大楼安装节电系统,2011年这栋总部大楼年耗电量为每平方米78度,约为系统运行前的1/4,该能效管理系统最重要的作用就是数据采集,它能清晰地显示能源在哪里被消耗,其中有多少被浪费,有多少应该节省下来。这就是能源计量数据的作用,以数据为基础管理完成更精细化的节能。
合同能源管理受欢迎
在政府下达能耗指标强力调控的同时,市场机制在控制能源消费总量方面中将发挥重要作用,甚至将成为主导。吴吟表示政府将扶持现代节能服务产业,推广和完善合同能源管理制度,鼓励组建专业化节能服务公司。
“合同能源管理是最受欢迎的节能减排模式,因为企业不用花钱。”中国节能协会有关人士表示“现在很多企业都有节能减排的压力,但他们没有足够的资金进行节能改造。通过合同能源管理,这些企业不仅能完成节能减排目标,甚至还能得到一笔额外收入,所以这种模式最受欢迎。”
得益于国家控制能源消费总量的政策,合同能源管理受很多企业的欢迎。对于企业来说,不仅不用掏钱,还可能从节约的电费中分到利润,最重要的是这样可以帮助他们完成节能减排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