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新路灯照明方式为天津年节约电量350千万瓦时

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电力供应出现紧张的情况,为缓解这种形势,天津市路灯处对市内照明系统进行节能改造,研究制定新型照明方式,利用路灯监控系统达到节能目的。据了解,节能改造后,年节约用电约350万千瓦时,同时还可延长照明设备的使用寿命。

以前,天津市内采用的是“全夜灯照明”方式,在后半夜行人,车辆稀少时,”全夜灯照明“方式就会造成电力的大量浪费,造成“空载”现象。为了缓解电力紧张的状况,天津市路灯处努力在省电上下工夫,对路灯进行节能改造,利用路灯监控系统,制定新型的“半夜灯”照明方式。

在新建成的外环线、津河、卫津河、月牙河、复兴河景观河道安装了监控终端RTU并同时对路灯控制箱进行改造,实现半夜灯功能,年节约用电约350万千瓦时。目前已对全市近92%的路灯实施统一启动和关闭。

路灯监控系统是具有高技术含量的路灯控制系统,该系统利用有线或无线的传输方式,使用计算机系统对路灯的启闭、运行状态、故障监测等进行遥控、遥测、遥信,从而实现对路灯的远距离监控和管理。

据路灯处相关人员介绍,外环线全线有77台地埋式变压器,77座低控箱,共计2455基400W双火路灯,以前每年用电量约780万千瓦时。现在实施半夜灯节能方案,将原有光源400W双火路灯,在秋冬季10点30分、春夏季11点30分以后改为光源400W单火运行,该运行方式不仅不影响道路照明,而且节电,又有效的延长了路灯设备的使用寿命。

与此同时,天津市路灯处对部分景观河道照明也作了类似的改造,对没有提供道路照明的河道景观灯在后半夜全部关闭,需提供道路照明的河道景观灯停一侧保留道路侧照明。

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已经悄然进入山东建筑行业

近日,山东首个建筑合同能源管理项目完成了签约,企业零投入进行节能改造。改项目主要有某节能服务公司,济南市发改委物业管理中心和济南吉华大厦三方签订合同完成的。改造的费用将由节能服务公司提供。

  据了解,企业零投入进行节能改造这一合作方式被称作合同能源管理模式,是一种新型并在高速发展的的市场化节能机制。节能服务公司与有需要进行节能改造的用能企业签订节能服务合同,为客户制定相应的节能方案以及提供相应的节能设备,并负责实施改造。改造完成后,客户将节省下来的电费支付节能项目全部成本。合同到期后,高效的节能设备和节能效益全部归客户企业所有。企业实现零投入,又可享受到节能带来的效益,这种“零投资”、“零风险”的合作模式受到了目前市场的普遍欢迎。

  吉华大厦从2001年投入使用到连着已经十来年了,如今面临设备管线老化、能耗和运营成本增加的状况,迫切需要进行节能改造。然而节能改造改造的资金压力大,制约了项目的实施。此次与节能服务公司的合作则彻底解决了这一问题,这次节能改造将对吉华大厦的设备和控制进行全面升级改造,并提供全部资金,5年期满后项目全部资产无偿移交吉华大厦。

  据悉,山东省内很多大型企业都在用合同能源管理模式进行节能改造,包括:济钢、莱钢、兖矿等节能改造项目10余个,总投资逾6亿元,大大降低了用户的能耗支出,创造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节能减排时刻抓 产业结构需优化

 

近日我国多个城市遭遇罕见雾霾天气,PM2.5监测数据几近都接近峰值。这再一次敲响了警钟:节能减排问题迫在眉睫,时刻不能松懈,这是关系到我们每个人的生活的大事。

根据全国环境保护工作会议的数据显示,2012年我国主要污染物减排目标已经完成,四项污染物排放总量比2011年减少2%以上,其中二氧化硫下降4.5%、化学需氧量下降3%、氨氮下降2.5%、氮氧化物下降2.8%。

以上的成果,很大程度上归功于2012年我国实施了多项节能减排措施。这期间,我国_推出了首部综合性大气污染防治规划,大气污染防治实现由污染物总量控制向改善环境质量转变;发布了《节能减排“十二五”规划》,对重点行业和领域的节能减排提出了明确要求。同时,国家发展改革委继续落实节能减排综合方案,把节能减排目标分解落实到省级人民政府和重点企业,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环境保护部指导各地和中央企业制定减排计划,推进污染减排绩效管理试点,实施了节能改造、节能产品惠民工程等重点节能工程,加强对环境保护和污染减排政策措施落实的监督检查等。

有关人士指出,我国节能减排工作也仍存在产业结构调整进展缓慢、能源利用效率总体偏低、政策机制不完善等问题,需要在今年的工作中进一步完善。可以从以下几点里面进行改进。

一是要加快形成能源消费强度和消费总量双控制的新机制。近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优化产业结构和布局,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加快形成能源消费强度和消费总量双控制的新机制。

二是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加强科技创新。国家发展改革委提出,今年将稳步推进资源性产品为重点的价格改革。完善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推进天然气价格改革,逐步理顺天然气与可替代能源价格关系和煤电价格关系,完善水电、核电及可再生能源电价定价机制,完善差别电价和惩罚性电价政策。同时,将继续推进资源税改革,研究扩大资源税从价计征范围,强化能源消费环节税收调节,严格控制高耗能产业。

 

三是要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国家发展改革委提出,要充分利用国际金融危机形成的倒逼机制,把化解产能过剩矛盾作为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通过扩大内需、境外转移、兼并重组、淘汰落后,把化解过剩产能与调整生产力布局和改造传统产业结合起来,力争尽早取得实效。

四是要继续推进重点工程和重点领域的节能减排。继续把节能减排和扩大消费结合起来,推广实施节能改造和节能产品惠民工程,加快实施节能技术改造、合同能源推广等节能减排重点工程,大力发展节能、资源循环利用和环保产业。

五是通过超常规手段防治PM2.5为主的大气污染。环境保护部已经把PM2.5为主的大气污染防治确定为今年的工作重点,将推动PM2.5纳入污染物减排统计、监测和考核体系,并承诺及时准确发布监测信息,不打折扣,引导社会公众主动参与,共同防护。

新的一年来了,一系列节能减排的政策措施便密集出台。比如:新一轮节能惠民工程高效节能产品推广目录发布、《绿色建筑行动方案》公布;脱硝电价试点范围扩大至全国等等。环保部部长周生贤表示,PM2.5治理既是“攻坚战”又是“持久战”,要采取综合措施加大力度治理,2013年在113个环保重点城市和环保模范城市开展包括PM2.5在内的6项指标监测,确保2015年重点区域空气中PM2.5年均浓度下降5%,京津冀、珠三角、长三角区域年均浓度下降6%。

 

国家能源局发布2012年我国全社会用电量数据

   来源:国家能源局 时间:2013-1-16 

     2012年,全社会用电量累计达4959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5%,其中:第一产业1013亿千瓦时,第二产业36669亿千瓦时,第三产业5690亿千瓦时,城乡居民生活6219亿千瓦时。从分类用电量看,全国工业用电量为36061亿千瓦时,其中,轻、重工业分别为6083亿千瓦时和29978亿千瓦时。

    全年6000千瓦及以上电厂发电设备累计平均利用小时4572小时,比上年降低158小时。其中,水电3555小时,比上年提高536小时;火电4965小时,比上年降低340小时;核电7838小时,比上年提高79小时。

    全年发电新增设备容量8700万千瓦,其中,水电1900万千瓦,火电5100万千瓦,风电1537万千瓦。截至2012年底,全口径发电装机容量11.44亿千瓦,其中,水电2.49亿千瓦,火电8.19亿千瓦,核电1257万千瓦,风电6237万千瓦。

全国电力工业统计数据一览表

指 标 名 称

计算单位

 2012年 

同比增长

(±、%、百分点)

全国全社会用电量

亿千瓦时

49591

5.5

     第一产业

亿千瓦时

1013

0.0

    第二产业

亿千瓦时

36669

3.9

              轻工业

亿千瓦时

6083

4.3

               重工业

亿千瓦时

29978

3.8

     第三产业

亿千瓦时

5690

11.5

     城乡居民生活

亿千瓦时

6219

10.7

全口径发电装机容量

亿千瓦

11.44

8.2

    其中:水 电

亿千瓦

2.49

8.3

         火 电

亿千瓦

8.19

6.6

         核 电

万千瓦

1257

5.5

         风 电

万千瓦

6237

32.7

6000千瓦及以上供电标准煤耗率

克/千瓦时

326

-3

全国线路损失率

6.62

0.1

全国发电设备累计平均利用小时

小时

4572

-158

     其中:水 电

小时

3555

536

           火 电

小时

4965

-340

           核 电

小时

7838

79

          风 电

小时

1893

18

电源基本建设投资完成额

亿元

3772

-3.9

     其中:水 电

亿元

1277

31.5

          火 电

亿元

1014

-10.5

          核 电

亿元

778

1.8

          风 电

亿元

615

-31.8

电网基本建设投资完成额

亿元

3693

0.2

发电新增设备容量

万千瓦

8700

-3.2

     其中:水 电

万千瓦

1900

55.1

           火 电

万千瓦

5100

-13.4

          核 电

万千瓦

66

-39.4

          风 电

万千瓦

1537

-3.9

新增220千伏及以上变电设备容量

万千伏安

18208

-14.8

新增220千伏及以上线路长度

千米

32251

-10.9

注:全社会用电量指标是全口径数据。

国家控制能源消费总量推动合同能源管理发展

“2012中国节能与低碳发展论坛”近日在在北京召开。本次论坛的主题为“提高能效、低碳发展”,控制能源消费总量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成为共识,论坛围绕提高能源利用效益、调整经济结构、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建设生态文明等进行了深入交流及研讨。

  控制能源消费总量
  数据显示,我国能源消耗10年时间增长1倍多;我国天然气对外依存度从2010年的为-11.1%上升到2011年的21.4%,在这10年里我国从能源出口过成为了出口国。能源对外依存度太高给国家能源安全带来极大的考验,也严重污染了环境。随着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我国的能源消费总量还将有大的增长,能源安全与环境问题将更加严重。

  总量控制需要硬数据
  “节能减排是硬任务,下达的是硬指标,当然也要进行硬考核,这就需要量化数据。”国家质检总局副局长蒲长城表示,国家质检总局将加强能源计量,在企业层面建立实时的能耗数据库,及时汇总搜集。“节能减排、能源消费总量控制需要高效、公正、科学的数据,国家质检总局将加强能源计量,并建立制度加强计量监督管理,确保计量数据真实可信,为节能减排提供翔实可靠的依据。”蒲长城说。


  详实的数据是能效管理的基础。2008年法国巴黎的一座大楼的年耗电量约为每平方米300度,后来这栋总部大楼安装节电系统,2011年这栋总部大楼年耗电量为每平方米78度,约为系统运行前的1/4,该能效管理系统最重要的作用就是数据采集,它能清晰地显示能源在哪里被消耗,其中有多少被浪费,有多少应该节省下来。这就是能源计量数据的作用,以数据为基础管理完成更精细化的节能。  


  合同能源管理受欢迎
  在政府下达能耗指标强力调控的同时,市场机制在控制能源消费总量方面中将发挥重要作用,甚至将成为主导。吴吟表示政府将扶持现代节能服务产业,推广和完善合同能源管理制度,鼓励组建专业化节能服务公司。


  “合同能源管理是最受欢迎的节能减排模式,因为企业不用花钱。”中国节能协会有关人士表示“现在很多企业都有节能减排的压力,但他们没有足够的资金进行节能改造。通过合同能源管理,这些企业不仅能完成节能减排目标,甚至还能得到一笔额外收入,所以这种模式最受欢迎。”


得益于国家控制能源消费总量的政策,合同能源管理受很多企业的欢迎。对于企业来说,不仅不用掏钱,还可能从节约的电费中分到利润,最重要的是这样可以帮助他们完成节能减排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