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将促进企业技术改造 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
日前,山东省印发了《山东省实施新一轮高水平企业技术改造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旨在充分发挥企业技术改造在推动工业转型升级中的重要作用,促进全省企业技术改造向更广领域更高水平发展,加快推进工业领域新旧动能转换,实现制造强省建设目标。
旨在充分发挥企业技术改造在推动工业转型升级中的重要作用,促进全省企业技术改造向更广领域更高水平发展,加快推进工业领域新旧动能转换,实现制造强省建设目标。《行动计划》提出,鼓励和支持企业加大实施安全、环保、节能技术改造力度,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推动美丽山东建设。
此外,《行动计划》还提出,引导企业实施节能、环保、安全等专项技术改造,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加快推进节能改造步伐,全面推行清洁生产,实现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减少污染物排放。大力发展节能环保服务业,推进形成合同能源管理、合同节水管理、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等服务市场,鼓励引入第三方治理单位开展专业化污染治理。
来源:山东政府网
2018年工业节能监察工作将重点抓违规和高耗能企业
为贯彻落实《节约能源法》和《工业节能管理办法》,充分发挥节能监察的监督保障作用,持续提升工业能效和绿色发展水平,助推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依据《工业绿色发展规划(2016-2020年)》,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制定了《2018年工业节能监察重点工作计划》。主要围绕以下重点工作,深入开展专项节能监察。
依据强制性节能标准,推动重点行业、重点区域能效水平提升,突出抓好重点用能企业、重点用能设备的节能监管等工作,实施重大工业专项节能监察。
(一)2017年违规企业整改落实情况专项监察。对2017年专项节能监察中发现存在能耗超标违规行为和不合理用能行为的企业进行跟踪检查,对下达的限期整改通知书、建议书的整改落实情况进行督查,对未按照限期整改通知书要求整改或整改不到位的,依法依规进行处理。
(二)重点高耗能行业能耗专项监察。按照“十三五”期间对高耗能行业企业实现节能监察全覆盖的总体要求,重点核查2017年石化、化工、造纸等行业重点用能企业能耗限额标准执行情况,对2000多家乙烯、合成氨、电石、烧碱、尿素等石化、化工企业,500多家独立焦化企业,3000多家造纸企业实现行业全覆盖开展节能监察(对生产多种产品的企业在申报监察任务时应按照一项任务申报,并注明产品种类,统筹确定补助经费)。
(三)阶梯电价执行专项监察。一是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运用价格手段促进钢铁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关事项的通知》(发改价格〔2016〕2803号)要求,对钢铁企业能耗情况进行专项监察。二是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水泥企业用电实行阶梯电价政策有关问题的通知》(发改价格〔2016〕75号)以及相关电耗核算办法等要求,对水泥企业能耗情况进行专项监察。三是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电解铝企业用电实行阶梯电价政策的通知》(发改价格〔2013〕2530号)要求,对电解铝企业能耗情况进行专项监察。重点监察2017年专项监察中发现能耗超标违规的钢铁、水泥、电解铝企业以及日产2000吨以下具有熟料生产线的水泥企业(与违规企业整改落实情况专项监察结合)。
(四)重点用能产品设备能效提升专项监察。按照《中小型三相异步电动机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GB18613-2012)、《高压三相笼型异步电动机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GB30254-2013)、《三相配电变压器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GB20052-2013)、《清水离心泵能效限定值及节能评价值》(GB19762-2007)、《通风机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GB19761-2009)、《容积式空气压缩机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GB19153-2009)等国家标准,对电机、变压器、水泵、风机、空压机等主要用能产品设备生产企业实施专项监察,会同有关部门依法督促企业停止生产达不到强制性能效标准限定值的低效产品(重点核查2016-2017年专项监察未覆盖企业)。
来源:点绿网
贵州省今年将对所有行业的重点排污单位实施在线监控
为加强污染源的生态环境监管,贵州今年将对所有行业的重点排污单位实现在线监控。
根据近日印发的《贵州省生态环境监测网络与机制建设方案》,贵州今年将建成全省污染源自动监控管理系统,实现污染物超标排放自动报警、在线监控信息捕获报警能力智能化;进一步增强移动危险化学品、移动放射源和重点工业园区环境风险监测能力;加强对企业自行监测日常监管和执法检查。
与此同时,贵州今年还将实现地表水水质自动监测数据实时在线传输并向社会公众实时发布,力争到2020年,全省八大水系主要河流和重要湖库实现水质变化趋势预测和风险预警全覆盖。
根据规划,到2018年底,贵州环境保护、国土资源、住房城乡建设、交通、水利、农业、林业、气象等部门获取的环境质量、污染源、水文、气象以及生态状况监测数据,将全部实现融合互通、集成共享。
来源:新华社
这5种情况危废处置无须申领危废许可证
(一)产生危险废物的单位在其厂区(场所)内,自行或者委托第三方专业机构对本单位产生的危险废物进行利用或者处置。
案例:
A公司产生危险废物废硫酸,目前在厂区内建设废酸中和设施,对废硫酸自行处置,A公司免于领取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
B公司产生的废液为危险废物,该废液可通过本公司自建的焚烧炉处置或委托第三方专业机构在B公司厂内建设焚烧装置(装置所有权属于B公司)专门处理该股废液,B公司免于领取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
(二)在同一省级行政区内,同一母公司或集团公司所属的子公司之间使用共享设施,对各子公司产生的危险废物进行利用或者处置。
案例:
C集团公司下有C1、C2……公司(位于同一省级行政区域内),C、C1、C2……公司可共享危险废物处置装置,均免于领取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
(三)仅将位于同一工业园区内的特定企业产生的特定种类的危险废物作为生产原料进行定向利用。
案例:
D1公司与D2公司位于同一工业园区内,D1公司产生的危险废物废酸,D2公司生产原料中可利用此特定废酸,D2公司定向接收D1公司的该股废酸,D2公司免于领取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
(四)以技术研发、验证为目的对危险废物进行利用或者处置。
案例:
E公司为危险废物利用或者处置技术研发机构,需要搜集相应的危险废物进行研究,寻找其最佳处置或者利用方法,E公司免于领取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
(五)根据《国家危险废物名录》,可以实行豁免管理的危险废物经营活动。
对照《国家危险废物名录》(2016年版)属于豁免管理清单内的废物,可不按危险废物管理。
前款所述免于领取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的具体范围和管理办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规定。
以上免于领取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的情况,需要待省、自治区、直辖市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出台相关细则后,方可实施。
宁波开展节能机关创建六大行动
日前,宁波市委市政府两办印发《关于深入开展节约型机关创建活动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要求全市党政机关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实施细则和省委、市委关于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有关要求,更好发挥党政机关在建设节约型社会中的表率作用,开展节约型机关创建六大行动:
一是大力开展节约用电行动。加强空调系统节电。办公室空调开启要严格执行室内空调温度设置标准,禁止开门窗使用空调、室内无人开空调。合理设置公共区域空调温度和开关时间。加强照明系统节电。办公室要充分利用自然光,杜绝“无人灯、白昼灯、长明灯”,做到人走灯熄。夜间走廊、通道设定隔盏开灯,照明控制要实现分组分区开关,办公区装饰性景观照明除重大节日外一律关闭。加强设备设施节电。建立健全节电管理制度和电器设备操作规程,对电梯、电开水器采取分时分区关停措施,非工作时间只开启最低数量的电梯和电开水器。提倡短距楼层不乘电梯,改走消防楼梯,计算机、打印机、复印机、碎纸机、饮水机等电器设备要尽量减少待机消耗,下班前切断电源开关。禁止使用移动式取暖设备、电炉等高功率电器。加大节能技改力度。加快推进节能改造项目的实施,重点抓好空调、电梯、照明、电开水器、信息机房等耗能设施设备的节能改造。 2018年年底前市、县两级政府行政中心要全部完成LED照明改造,机关单位室内LED照明改造率要达到80%以上。积极推进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应用,大力推广太阳能光伏、光热项目和热泵技术应用。
二是大力开展节约用水行动。推广应用节水技术。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全面普及节水器具,积极实施用水器具、设施设备和老旧管网节水改造,推广应用节水新技术、新工艺和新产品,新建、维修改造项目须全部采用节水器具。加强用水日常管理。安排专人定期检查开水房、卫生间等区域,及时对损坏的水龙头和管道进行修理,防止跑冒滴漏,合理实施办公区绿地和景观浇灌,严禁采用漫灌方式,严禁在单位冲洗私家车,鼓励开展中水回收和雨水收集,在开水间配备隔夜水回收桶。推进节水型单位创建。 2018年年底前,市和区县(市)两级机关全部建成节水型单位。
三是大力开展节约办公用品行动。健全办公用品采购领用制度。优先购买国家论证的节能型产品,严禁采购国家明令禁止使用的高消耗、低效率设备和产品。严格办公用品配备标准,按工作需要领用办公用品,并认真做好办公用品领用登记,对办公用品消耗进行跟踪检查,不断完善节约措施。推广无纸化办公。尽可能降低纸张的消耗,尽量在电脑上修改文稿,减少重复打印次数。推行办公用纸双面打印,严格控制文件印刷数量,提高文稿校对、印制质量。抓好办公用品等资源循环利用工作。注重办公家具、办公设备等资源的循环利用、有效利用。积极推广使用环保再生纸,减少使用一次性签字笔、纸杯、餐具、塑料袋等消耗品。积极开展垃圾分类处理,全面贯彻执行《宁波市党政机关等公共机构生活垃圾强制分类实施方案》。
四是大力开展节约使用办公用房行动。严控楼堂馆所建设。严格执行《机关(团体)建设楼堂馆所管理条例》,对机关办公用房实施统一调配,积极创造条件盘活行政事业单位办公楼存量资源,确需安排办公用房的,应首先考虑从现有党政机关办公用房存量中调剂解决,切实提高资产管理绩效和使用效率。规范办公用房修建及装修。严格执行建筑节能标准,做好新建和维修改造项目的节能评审。办公用房建设和装修要严格按照朴素、实用、节能原则,装修风格要简朴庄重、经济适用,装修材料选择应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办公用房使用的采暖设备、空调设备、电梯设备及卫生设备尽量采用国产设备。严格办公用房使用管理。党政机关办公用房由机关事务管理部门实行集中统一管理,统一调配,统一权属登记。办公用房物业管理应坚持后勤服务社会化的改革方向,充分利用社会资源,集中建设或联合建设办公用房的公共服务和附属设施,统一规划、集中管理、共同使用。
五是大力开展节约使用公务用车行动。加强公务用车管理。严格执行公务用车编制、配备管理有关规定,严禁超编、超标准配备公务用车。保留使用的公务用车严格按照规定年限或里程更新,超出规定年限或里程仍可继续使用的,应当继续使用,引进社会化保障力量。解决大型会议、集体活动用车。降低公务用车耗费。完善车辆加油、维修、保险和定期保养等制度,鼓励使用高速公路不停车收费系统,加强驾驶员驾驶技能培训,努力减少车辆损耗和降低油耗,积极落实省公务出行“一张网”平台建设和运用工作。倡导绿色出行方式。积极倡导公务出行选用公共交通方式,减少公务车辆使用率,鼓励机关干部带头绿色低碳出行,少开私家车,多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公务用车采购要优先选用国产汽车、新能源汽车。
六是大力开展节约运行经费行动。加强经费管理。坚持“先预算后办事”原则,严格控制预算追加。健全财务管理制度,严格执行财务规定,严禁超预算或无预算安排支出。加大对“三公”经费等进行总额控制,年度超过总指标数的不予报支。建立开支标准调整机制,严格开支范围和标准,严格支出报销审核。严格规范公务接待支出。遵守公务接待管理制度,严格执行接待标准,实行分档定标,按级审批。公务接待中需陪餐的,根据领导分工负责需要,严格控制陪餐人员。提倡吃工作餐、按需订餐,坚决杜绝各种铺张浪费现象,严禁超标准、超规格、超规模接待。领导干部到基层考察调查,一般到住宿宾馆、机关食堂、农家乐就餐,自助餐也要注意节俭,按规定缴纳食宿费。从严控制会议和培训经费。严格会议审批,所有大型会议和专项活动,需事先申报,经同意后,方可召开,未经批准以及超范围、超标准开支的会议费用,一律不予报销。严格执行会议预算,应根据会议内容、会议天数、会议标准、参加人数出具经费预算,严禁套取会议资金。健全培训审批制度,严格控制培训数量、时间、规模,严禁在培训经费中列支与培训无关的任何费用,严禁以培训名义召开会议、公款宴请、公款旅游、考察参观等。厉行节约粮食。工作快餐尽量减少剩余,对剩余食品要进行回收处理,加强就餐管理,提倡“光盘行动”,在餐厅明显位置摆放和张贴提示牌和宣传标语(画)。机关食堂加强采购源头管理,加强成本控制与核算,合理制定售价。
来源:公共机构节约能源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