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螺杆空压机加装变频器会产生哪些弊端?

  通常的情况下,普通螺杆空压机加装变频器会有以下这几项弊端:

 

  一、普通螺杆空压机使用工频电机,加装变频器后频率调节范围仅为25~50Hz,基本无法起到节能效果,只能达到软启动开机功能。但是在实际使用时,往往会因为电机转速降低转速,出现散热效果极大损失而烧掉电机。

 

  二、普通螺杆空压机主机设定喷油量是全油量恒定的,不会因为螺杆转速降低主机温度下降而及时自动减少喷油量,继续全油量的喷油,将造成严重的乳化现象产生,导致系统含水从而使轴承及主机受到很大损坏,大大缩短设备部件及整机使用寿命。

 

  三、普通螺杆空压机不可避免都存在三角泄漏区气量汇漏情况,尤其是设计成满载运行的普通螺杆空压机的线型螺杆,在强迫性减少转速时,三角区的泄漏量极度扩大,形成气流反窜现象造成气流紊乱,大大降低产气量并产生主机震动率加大,造成主机故障率增加影响轴承及主机寿命。

 

  四、普通螺杆空压机通常用PID闭环程控控制系统,加装的变频器控制系统和本机的压力信号传感器等系统不通达到较好的同步匹配,将造成运行时信号传送迟钝紊乱及乱频等一系列现象产生,增加设备故障率。普通螺杆空压机生产厂家对装外挂变频器一般都是不作支持。

 

  五、加装变频器一般只适合单机压缩空压机改造,双级压缩尤其不适用,因为双级压缩机都是由一个偏小功率电机通过大小齿轮来带动2个主机超负荷运行,变频改造后更易引发烧电机现象并且还会大大降低传动效率。

 

  对于空压机的节能,我们应该采用哪些手段呢?

 

  科宇杰自主研发的智能空压机节电器是通过调压软启动,使的压缩机启动电流大幅度降低,避免压缩机启动时,启动电流过大对设备造成的冲击和损害;根据用户压缩空气的需求量,精确匹配出电机功率避免浪费;同时压力稳定也可使用气设备生产工艺得到,十分有利于企业产品质量的控制。

具备以下条件之一的企业事业单位将纳入大气环境重点排污单位名录

  近日,环保部为明确重点排污单位筛选条件,规范重点排污单位名录管理,制定了《重点排污单位名录管理规定(试行)》。环保部表示,具备下列条件之一的企业事业单位,纳入大气环境重点排污单位名录。

 

  (一)一种或几种废气主要污染物年排放量大于设区的市级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设定的筛选排放量限值。

 

  废气主要污染物指标是指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烟粉尘和挥发性有机物。筛选排放量限值根据环境质量状况确定,排污总量占比不得低于行政区域工业排放总量的65%。

 

  (二)有事实排污且属于废气污染重点监管行业的所有大中型企业。

 

  废气污染重点监管行业包括:火力发电、热力生产和热电联产,有水泥熟料生产的水泥制造业,有烧结、球团、炼铁工艺的钢铁冶炼业,有色金属冶炼,石油炼制加工,炼焦,陶瓷,平板玻璃制造,化工,制药,煤化工,表面涂装,包装印刷业等。

 

  各地可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增加相关废气污染重点监管行业。

 

  (三)实行排污许可重点管理的已发放排污许可证的排放废气污染物的单位。

 

  (四)排放有毒有害大气污染物(具体参见环境保护部发布的有毒有害大气污染物名录)的企业事业单位;固体废物集中焚烧设施的运营单位。

 

  (五)设区的市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大气污染防治目标责任书中承担污染治理任务的企业事业单位。

 

  (六)环保警示企业、环保不良企业、三年内发生较大及以上突发大气环境污染事件或因大气环境污染问题造成重大社会影响或被各级环境保护主管部门通报处理尚未完成整改的企业事业单位。

 

来源:环保部

 

螺杆空压机这5种东西需要不定时更换

  为了保障螺杆式空压机的正常运行,需要不定时地更换一些东西,比如润滑油、油过滤器、前置过滤器、空气过滤器、油气分离器等,而且这些东西的更换都是有严格的时间限制的,在螺杆式空压机使用了一定的期限后,就必须对这些配件进行更换。

 

  (1)润滑油

 

  螺杆式空压机油的更换时间是初次使用可控制在500小时左右,之后可以每3000小时左右更换一次。

 

  (2)油过滤器

 

  螺杆式空压机油过滤器初次使用的更换时间是在使用500小时,以后可以保持在1500小时左右更换一次。

 

  (3)前置过滤器

 

  螺杆式空压机前置过滤器每十天左右必须对其进行清洗,工作环境恶劣可以缩短时间。(非必备设备)

 

  (4) 空气过滤器

 

  螺杆式空压机工作达到设定时间1000小时,或者有相应的标识提示时,必须将过滤器进行清洁或者更换。如果是机体工作环境比较差,可以相应缩短空滤芯的使用时间。

 

  (5)油气分离器

 

  螺杆式空压机在使用过程中,如果出现指示灯亮或者油压力超过正常工作值,必须对油细分离器进行检测/更换。一般更换时间是3500小时左右,可视具体工作环境而定。

 

  注意:在油气分离器的检测/更换时务必没有杂物掉入油桶,防止影响空压机的运转。

 

发改委将出台推进绿色产业发展政策 环保产业迎高速发展黄金期

  近日,由全国工商联环境商会主办的2017中国环保上市公司峰会召开。国家发 改委环资司副司长冯良在会上表示,环保产业正迎来高速发展的黄金期,下一步发改 委将出台推进绿色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完善金融、财政、税收、投资等支持政策,构建更加有利于绿色发展的市场环境。

 

  环保部环监局副局长夏祖义表示,党的十九大开启了我国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转型的新时代,环保产业也面临新的发展空间和机遇,将成为引领中国经济转型和结构调整的重要力量。

 

  冯良认为,环保产业正迎来高速发展的黄金期,呈现出三大亮点:一是环保产业正处在发展的风口期,政策推动的力度前所未有。中央把绿色发展作为新发展理念的重要内容,十九大进一步提出推进绿色发展,建设美丽中国。下一步发改委将出台推进绿色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完善财政、税收、价格、金融、投资等支持政策,构建更加有利于经济绿色发展的市场环境;二是环保产业驶上快车道,规模质量显著提升。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沪深股市33家环保上市公司净利润过亿元,节能环保产业已经连续5年净利润增速15%以上。我国的环保产业“多而弱”“小而散”的局面正在快速转变,行业内并购金额不断增加,一批综合实力强、管理水平先进,具有带动能力的龙头产业集团正在脱颖而出;三是环保产业进入发展转型期,技术创新成为核心动力。十九大报告提出构建市场导向的绿色创新体系,壮大节能环保产业、清洁生产产业。在产业发展的初期,企业间的竞争主要是资金、价格的比拼。伴随着产业发展升级,企业之间的竞争将更加表现为技术竞争、服务竞争、人才竞争。当前环保产业处在一个发展的蜕变期,企业必须将技术创新作为核心动力,加大对重点工程技术和应用技术的投入力度。

 

  全国工商联环境商会会长赵笠钧表示,十九大报告提出了建设美丽中国时间表,未来30年环保公司肩负着美丽中国的责任和使命。过去环保产业主要是污染施治,未来随着环保产业的升级和服务的提升,环保产业应该为客户创造价值,降低政府支付压力,减弱社会资本的投资风险。

来源:中国证券网

中科宇杰帮你解答:关于增量配电试点申报的相关问题

  随着第三批增量配电试点申报工作的开展(每地市至少一个、29日结束),不少人对增量配电试点申报的产生了各种问题。下面我们结合电改政策和各地电改实践将常见的问题做了整理,看看哪些可以帮到你的!

 

  1、谁是增量配电试点的申报主体,是企业还是政府?

  答:是政府,不是企业。

 

  2、申报增量配电试点时,是否需要确定将来的项目业主?

  答:不需要。

 

  3、申报增量配电试点时,是否需要明确将来的项目运作模式、合作方式?

  答:不需要。

 

  4、我们拥有自有产权的存量配电资产,可以以此为基础申报试点吗?

  答:可以。除电网企业存量资产外的其他主体的存量资产,可以申报试点;具备条件的,还可以直接申请成为项目业主,直接申领电力业务许可证(供电类)。

 

  5、申报增量配电试点时,是否需要做好配电网规划并同时提交?

  答:不需要。

 

  6、对于已做过电网规划的区域,可以申报试点吗?

  答:可以。

 

  7、增量配电试点范围内的原有规划怎么办?

  答:等试点批复后进行修编,或重新规划。

 

  8、拟申报的增量配电试点的区域内有电网企业的存量资产,可以申报试点吗?

  答:可以。

 

  9、申报增量配电试点时,必须与电网企业就区域范围达成一致吗?

  答:不用。区域划分问题有专门的办法予以解决,申报时无须明确。

 

  10、申报增量配电试点,必须经当地电网企业同意吗?

  答:不用。

 

  11、对于增量配电试点,有电压等级限制吗?

  答:原则上包括220千伏、330千伏及以下。

 

  12、对于增量配电试点,有面积大小限制吗?

  答:没有。第一批试点中面积最大的1700多平方公里。

 

  13、一个地市只能报一个试点吗?

  答:“一地市一试点”是最低要求,条件好的可以多报,对数量上限没有限制。

 

  14、增量配电试点的配电价格怎么测算?

  答:发改委正在制定配电价格制定办法,申请试点时不需要明确。

 

  15、增量配电试点的身份,是电网还是用户?

  答:是电网,不是用户。

 

  16、搞增量配电试点,电网企业会不会故意卡我们,或将来在电网接入、互联方面设置障碍?

  答:电网企业是党领导的中央企业,政治觉悟没有那么低;万一出现类似情况,相信党和政府绝不会袖手旁观;另外,电网公平开放的具体办法正在制定之中,相关标准和程序很快就要明确了。

 

来源:电力法律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