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蓝天保卫战加速推进 将成立京津冀空气质量管理局
近几年来,在国家的治理下,环境污染问题得到了改善,但是对于环境、空气污染来说仍然存在着问题。为了加快蓝天保卫战加速推进,相关部委在进一步细化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方案,而且国家要马上要成立京津冀空气质量管理局。
这是《经济参考报》记者从7月11日的清洁交通燃料与大气污染防治中美交流会上了解到的信息。与会专家建议,随着大气污染防治行动的进一步落实,燃料乙醇作为有效防治机动车污染的利器,其利用潜力应该被大力挖掘。
在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前副院长柴发合研究员看来,从2013年到2016年,京津冀空气质量改善还是非常显著的,但目前京津冀地区仍是全国大气污染最严重的区域,PM2.5仍然是最大的问题,“京津冀地区PM2.5浓度还有71微克/立方米超过了我们标准的三倍,特别是在冬季采暖季,更是重污染防控的重点时段。”同时,臭氧污染悄然加重,特别是在5到8月。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副研究员刘永春表示,在分析中国大气污染成原因的过程中发现,各单项污染物指标比较容易达标,但颗粒物指标难以把控,其综合成因复杂,各种污染物的二次转化形成的颗粒物在雾霾形成里起到了主要作用。
专家认为,目前机动车排放污染物已成为区域大气污染物的重要来源。机动污染物排放包括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和氮氧化物、PM(微粒,碳烟)等有害气体。它们都是发动机在燃烧作功过程中产生的有害气体。污染物的排放量与燃油品质有着密切联系。
《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017年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方案》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移动源污染控制。要求12月底前,“2+26”城市均要安装10台(套)左右固定垂直式遥感监测设备、2台(套)移动式遥感监测设备,覆盖高排放车辆通行的主要道口,重点筛查柴油货车和高排放汽油车。同时,“2+26”城市率先完成城市车用柴油和普通柴油并轨,9月底前,全部供应符合国六标准的车用汽柴油,禁止销售普通柴油。北京市新增出租车应全部更换为电动车,其他城市积极推进出租车更换为电动车或新能源车。
专家建议称,燃料乙醇作为有效防治机动车污染的利器,其利用潜力应该被大力挖掘。据了解,燃料乙醇是环境友好的生物质能,它作为燃油品质改善剂、增氧剂,以一定比例添加到汽油中,形成车用乙醇汽油。使用乙醇汽油可有效减少汽车尾气中的碳排放、细颗粒物排放以及其他有毒物质的污染,从而改善空气质量。
来源:百灵环保网
中科宇杰解说:在PPP项目中初始PSC是什么
初始PSC代表了传统采购模式下政府生产和交付参考项目的基本成本。初始PSC的计算是一个复杂而严谨的过程,需要对所成本进行界定和分类,预计可能发生的时间和数额,再进行全面的整理和归纳,最后实现净现值的计算。
初始psc包括直接成本、间接成本和第三方收入。初始PSC计算步骤如下:
摘自: PPP模式手册 作者:陈辉
四川将对“散乱污”企业实施强制停电措施
四川省环保厅、省经信委近日联合发布了《对环境违法违规“散乱污”企业实施强制停电措施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严厉打击“散乱污”企业环境违法违规行为。
根据《通知》,停电企业范围主要包括列入当地政府依法取缔、关闭的企业或非法生产线;屡查屡超、污染严重,未完成污染治理或被环保部门依法责令停产整治的企业;无环评审批手续、未进行环保“三同时”验收被环保部门依法责令停止建设、停止生产的企业;已纳入环保违法违规建设项目清理整顿范畴,但拒不按环保部门要求开展整顿工作的企业;未按照要求实施错峰生产的企业;其他需要依法采取停电措施的企业。
《通知》明确了相关实施程序,各级环保部门将需要采取强制停电措施的企业及时通报同级经信部门(电力运行主管部门),经信部门接到同级环保部门通报后,在确保安全、妥善处理居民生活用电措施和办公用电的情况下,将需要采取强制停电措施企业的停电时间、停电范围等及时书面通知当地电力供应企业。停电由同级环保部门会同经信部门现场组织,电力供应企业实施停电措施。未经环保部门和经信部门同意,电力供应企业不得擅自为企业恢复供电。
《通知》要求,各级环保、经信部门和电力供应企业要加强联动,形成合力。环保部门要加强对“散乱污”企业的日常环境执法检查,及时与同级经信部门、电力供应企业加强沟通,并建立有效的信息通报机制。经信部门要依法行使电力行政管理职责,协调电力运营中的有关问题,负责电力行政执法与监督管理。电力供应企业要积极配合,严格按经信部门通知要求依法对企业实施停电。
来源:中国节能产业网
环保部部长李干杰主持召开环境环保部常务会议
7月10日, 李干杰主持召开环境保护部常务会议,听取《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和《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工作进展情况汇报。
会议指出,《水十条》是党中央、国务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的重大举措,是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思想的重大实践,体现了系统推进水资源管理、水生态保护和水污染防治的根本要求。水污染防治与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饮用水安全、黑臭水体等问题社会广泛关注,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解决的突出环境问题。《水十条》实施以来,总体推进有力有序有效,水污染防治工作取得积极进展,水环境质量总体改善。但也要清醒认识到,当前水污染防治形势依然严峻、《水十条》落实仍然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任重而道远,需要进一步提高认识、集中力量,抓紧抓好相关工作。
会议要求,进一步推进《水十条》落实,要重点把握好五个方面:
一、要看紧质量。《水十条》的根本目标是改善水环境质量,各项措施也是围绕这一目标展开和确定的。要坚持以水环境质量改善为核心,倒逼《水十条》各项任务完成,倒逼各地推进水污染治理工作。
二、要对好台账。地方和有关部门都已形成贯彻《水十条》具体方案和任务分工,建立工作台账。要通过开展评估考核和专项督查,对准台账,确保各项工作任务落到实处。
三、要抓住重点。从重点入手,以点带面,以重点突破带动全面落实。在“条”上,要突出抓好饮用水水源地保护、黑臭水体整治、纳污坑塘治理、工业污染源达标排放、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防治、重点风险源管控等工作;在“块”上,要着力推进“老三湖”(太湖、巢湖、滇池)和“新三湖”(洱海、丹江口、白洋淀),以及长江、海河、跨国界河流等流域水生态保护和水污染防治。
四、要加快改革。加快推进水环境质量监测体系建设、按流域设置环境监管和行政执法机构等改革,支持保障河长制在改善水环境质量方面的作用。推广流域上下游生态补偿机制。针对黑臭水体治理等重点工作,谋划开展专项中央环境保护督察,奔着问题去,严肃查处问责,不解决问题决不收兵。健全环境信息公开机制,能公开的全部公开,调动公众力量,发挥公众监督作用。
五、要补强基础。研究建立重要流域水资源利用上线、水环境质量底线、水生态功能保障基线三条红线,完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深入研究蓝藻等污染成因,提出水体氮、磷等污染控制措施。制定相关环境经济政策,发挥市场机制在水环境治理中的作用。
会议指出,《土十条》发布实施一年多,各地区各部门做了大量工作,取得积极进展。但土壤污染防治工作难度大、基础差,土壤污染底数不清、法律法规标准体系不健全、经济可行技术支撑不足等问题依然突出,需要进一步综合施策,攻坚克难,推动《土十条》尽早落地见效。
会议要求,下一步应从三个方面抓好《土十条》贯彻落实:
一、要增强忧患意识,切实加大力度、加快进度。土壤污染防治是党中央、国务院确定的污染防治“三大战役”之一,是一项重要政治任务。要优化工作思路和方式方法,以“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坐不住”的责任感,推动各项措施落实。
二、要突出工作重点,扎实推进目标任务落地见效。夯实基础,加快推进土壤污染状况详查,抓紧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标准体系。坚持“防、控、治”三位一体,严防新增污染,加强污染地块开发再利用等风险管控,继续推进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试点和综合防治先行区建设。
三、要健全完善机制,有效落实各方责任。抓紧与地方签订目标责任书,督促建立工作推进机制,层层压实责任。充分发挥土壤污染防治协作机制作用,推动有关部门行动起来。各相关司局要加强协调配合,积极落实好各项工作任务。利用好专项督查和中央环保督察机制,督促各方切实履行责任。
4大城市因大气治理不力被环保部约谈
河北省衡水市、河南省荥阳市、山东省淄博市,以及山西省长治高新区等地方政府负责人因大气治理不力被环保部约谈。这也是今年以来环保部第三次公开约谈京津冀治霾拖后腿的城市。
此前,环保部曾约谈了冬季空气质量多次爆表的临汾市、治霾中不作为慢作为的北京市大兴区、天津市北辰区、河北省石家庄赵县、唐山开平区、邯郸永年区、衡水深州市,以及山西省运城河津市。
环保部环保督察办公室主任刘长根介绍说,此次约谈这4个市(区),是因为这些地方在环保部正在进行的京津冀“2+26”个城市大气治理强化专项督查中,被发现对存在的污染问题整改不力。这项史上最大规模的督查已经持续了3个月,但依然有企业在顶风作案,有政府部门弄虚作假。
在督查中,衡水市有42家问题企业被环保部直接督办,但几个月过去,仍然有34家企业未完成整改。刘长根说,这样的整改力度在 “2+26”城市中最低。其中突出问题企业18家,仅4家完成整改。
在刘长根看来,约谈衡水的原因还在于当地治污工作不严不实。6月1日,衡水市上报环保部称,有17家问题企业完成了整改,但环保部巡查发现,实际完成整改的仅4家。
淄博被约谈的原因是问题企业最多。4月7日至6月29日,环保部督查组在淄博市共检查企业(单位)1711家,存在环境问题的占比85.7%,问题企业(单位)数量在“2+26”城市中最多。6月19日至24日,环保部巡查发现,前期督办的175个问题,未解决的还有32个,较其他城市明显偏多。巡查还发现,有3家企业的项目环保审批意见文号顺序和批复时间逻辑错误,存在为证明企业整改临时制作文书问题。
荥阳市因整改慢被约谈。在环保部要求当地整改的名单中,整改的企业仅有一半。环保部4月14日就要求当地督办荥阳市恒达机器厂环境问题,但截至6月25日巡查时仍未完成整改。
长治高新区被约谈的原因是整改组织协调不力。长治高新区相关部门在“散乱污”企业取缔工作中责任划分不明确,督查整改调度和监管制度不健全,导致整改落实工作推进不力。环保部近期巡查的6家“散乱污”企业,均未完成整改。
刘长根介绍说,为期一年的大气强化专项督查设立了督查、巡查、约谈等环节。督查发现问题,巡查督办问题解决,约谈则是对治理不力、慢作为的地方政府进行压力传导。
被约谈的衡水市市长王景武表示,将尽快启动问责程序,对整改中不严不实的情况进行问责。
还有吉林省四平市及公主岭市、江西省景德镇市等三地的政府因为环境质量恶化被环保部约谈。四平市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垃圾处理问题突出;公主岭市排污管网改造进展缓慢,市区每天约3万吨生活污水直排环境;景德镇市个别断面水质由二类恶化为五类。
来源:中国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