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取消计划中的煤电厂 今后不再上马煤电

据路透社报道,日本关西电力和丸红公司决定放弃秋田县1.3吉瓦的煤电建设项目,该项目原定于2024年开始运营。由于日本政府更严格的环保规定和银行限制碳密集型项目融资,这两家公司决定取消该煤电项目,并正在考虑建设一个更清洁的生物质发电厂。本月早些时候,日本山口县的一个1.2吉瓦的煤电项目也被取消,因为电力需求预计将保持平稳,而可再生能源将持续扩大。

 

到目前为止,虽然目前日本仍有几个煤炭项目在建,但上述煤电项目取消之后,日本没有新的煤电建设计划。由于电力需求下降、环境法规收紧以及为遵守高效和清洁煤炭项目而增加的成本,预计日本将不会在上马新的煤电厂。日本去年曾宣布,到2030年关闭大约100个低效的燃煤发电机组。

 

另外,日本最大的贷款机构三菱日联金融集团(Mitsubishi UFJ Financial Group,MUFJ)宣布,该集团将停止为现有燃煤发电厂的升级融资,日本贷款机构削减煤电融资的压力与日俱增。不过,MUFG表示,将考虑利用碳捕获、利用和储存技术等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技术为燃煤发电厂提供资金。

 

来源:微信公众号“国际能源小数据”  

 

生态环境部发布碳排放权登记、交易、结算管理规则(试行)

欧盟碳市场

 

  • 2021年5月10日至5月14日,由于欧盟碳市场投资者的强势买盘以及欧盟气候负责人对于欧盟碳价较为消极的干预政策,欧盟碳价在本周再次呈现较大涨幅并接连刷新记录,由51.64欧元/吨上涨至56.40欧元/吨,涨幅达9.22%

 

  • 本周期货成交量突破2.49亿吨,配额拍卖量为平均每天300万吨左右。此外,英国将在2021年(英国碳市场的第一年)发放3910万吨免费碳配额,但与原定计划相比,英国削减了部分重工业企业的免费配额,所削减配额量占到原定配额总量的三分之一。

 

数据来源:欧洲气候交易所(ICE)、欧洲能源交易所(EEX)

数据说明:期货成交量为ICE-EUA期货成交量,拍卖成交量为EEX-EUA拍卖成交量,欧盟碳价为ICE期货成交结算价(连续)

 

韩国碳市场

 

 

2021年5月10日至5月14日,本周韩国碳价在15.9美元/吨上下波动。本周韩国碳市场成交量近25万吨,高于上周22万吨的水平。

 

新西兰碳市场

2021年5月10日至5月14日,新西兰碳价由27.0美元/吨一路跌至26.8美元/吨。

 

美国区域温室气体减排行动(RGGI           

 

RGGI碳市场的初始配额发放以拍卖为主,每个季度举行一次拍卖。2021年第一季度拍卖成交均价为$7.60美元,较上一季度涨幅为2.5%。由于弗吉尼亚州的加入,RGGI总成交量创历史新高,达到了2347万吨。以下是由中创碳投统计的RGGI近一年的交易情况。

 

加州-魁北克碳市场

 

加州-魁北克碳市场的初始配额发放以拍卖为主,每个季度举行一次拍卖。2021年2月拍卖均价为17.83美元,较上一季度涨幅为5%,总成交量为6308万吨。以下是由中创碳投统计的加州-魁北克碳市场近一年的交易情况。

碳达峰路线图渐明 “两高”项目“紧箍咒”加码

新华社北京5月18日电 5月19日出版的《经济参考报》将刊发记者王璐、向家莹、汪子旭采写的文章《碳达峰路线图渐明 “两高”项目“紧箍咒”加码》。摘要如下:

 

  碳达峰“1+N”政策体系正加速浮出水面,路线图渐明。《经济参考报》记者了解到,目前,从国家层面的碳达峰、碳中和顶层设计,到重点领域、重点行业以及各地的碳达峰行动方案,均在抓紧制定,部分方案已初步成型并上报,绿色低碳科技攻关、碳汇能力巩固提升等保障方案也在积极谋划中。

 

 

  在“双碳”目标之下,中央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加力严控“两高”(高耗能、高污染)项目,并开展新一轮排查清理。

 

 

  “目前,正在抓紧编制2030年前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研究制定电力、钢铁、有色金属、石化化工、建材、建筑、交通等行业和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积极谋划绿色低碳科技攻关、碳汇能力巩固提升等保障方案,进一步明确碳达峰、碳中和的时间表、路线图、施工图。”国家发展改革委政策研究室主任、新闻发言人金贤东在18日的新闻发布会上透露,下一步国家发展改革委将按照整体部署、系统推进、分类施策、重点突破的原则,加快构建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深入推进二氧化碳排放达峰行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建立在资源高效利用和绿色低碳发展的基础之上,加快实现生产和生活方式绿色变革,推动2030年前全国碳达峰目标如期实现。

 

 

  近日,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党委书记、总工程师李新创在第十七届钢铁产业发展战略会议上透露,钢铁行业碳达峰及降碳行动方案已形成修改完善稿上报相关部委,目标初步定为:2025年前,钢铁行业实现碳排放达峰;到2030年,钢铁行业碳排放量较峰值降低30%,预计将实现碳减排量4.2亿吨。

 

 

  地方同样在密集谋划。宁夏对标国家标准体系,抓紧部署制定实现碳达峰行动方案。上海提出确保在2025年前实现碳排放达峰。天津正在深入研究碳达峰方案编制和能源、工业领域碳达峰工作安排,强调确保深入摸清全市碳排放底数,统筹研究、科学量化天津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双碳”目标要求统筹落实、一体推进。

 

 

  《经济参考报》记者注意到,在“双碳”目标下,加大能耗“双控”工作力度成为重头戏,近期“两高”项目严控力度不断升级。“加快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严格控制‘两高’项目建设是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强化减污降碳协同推进、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和碳达峰行动的重要举措。”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管理与政策研究所副所长董战峰在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继4月30日提出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后,国家发展改革委5月13日再次召开会议,对一季度能耗强度不降反升的省区进行“点名”,要求相关地区大力推进节能降碳重点工程,加快推进电力、钢铁、有色、建材、石化、化工等重点行业节能改造,同时把不符合要求的“两高”项目坚决拿下来。生态环境部办公厅4月15日也发文要求,严把新建、改建、扩建高耗能、高排放项目的环境准入关,在“两高”项目环评中率先开展碳排放影响评价试点。

 

 

  各地也密集出台政策措施,加大对“两高”项目排查和整改力度。例如,宁夏回族自治区发展改革委组织专题调研,提出严格控制新上“两高”项目建设,认真开展“两高”项目排查清理,对违规建设的“两高”项目坚决进行整改。辽宁省发展改革委围绕“两高”项目和“双控”目标实行更加严格的措施,严禁产能严重过剩行业违规新增产能,提出坚决压减“两高”项目,形成全省“十四五”拟投产达产“两高”项目清单,并印发各市拟上“两高”项目压减意见,倒逼产业转型升级。

 

 

  山东社会科学研究院经济研究所所长张卫国认为,在碳达峰目标约束下,政策环境带来低碳产品设计、低碳原材料替代、生产工艺升级、能源利用效率提升等方面的要求,高碳排放、低能效新建设施审批更加严苛。未来全国碳排放交易市场将从发电领域扩展至石化、钢铁、有色金属等多个行业,届时在碳减排方面表现较差的企业面临生产成本上行压力,高效清洁企业则有望借此建立竞争优势。

 

关于申报2021年节能行业企业信用等级评价工作的通知

煤价按小时上涨,突破一千元大关,各地爆发抢煤大战?

煤炭行业的老前辈们或许还有人记得当年,出现了如何的火爆景象,当时加价格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了,四处找朋友走门路就为了拉点煤出来,那时候,买到煤就是赚到钱。

 

根据了解,在煤矿大门口卖提煤单,以前每单加两块三块的情况早已结束,现在都是起价十块三十块的。就现在的形势能顺利买到煤的都是这个行业中出类拔萃的人。

 

三四月份本来是煤炭价格平淡的季节,这么疯涨的背后原因有哪些?

 

首先是供弱需强。

 

 

中国在2020年原煤的煤产量达到了38.4亿吨。中国已毫无疑问是全世界最大的煤炭生产国和消费国。

 

 

2020年国内冶金煤总产量约在5.77亿吨、进口炼焦煤总量为7257万吨,可以看到进口澳大利亚炼焦烟煤3537万吨、大约占据了进口总量一半,而蒙古也占了大约1/3。

 

在2020年,经过统计中国的动力煤进口数量是2.24亿吨,中国选择在澳洲的进口动力煤的数量有4254万吨,比例达到了19.04%,而印尼进口的动力煤数量是1.4亿吨,澳洲已然变成中国第二大的动力煤进口国。

 

2021年五月六日开始,中国国家发改委宣布无限期暂停中澳经济对话,也就是无限期禁止进口煤炭了,蒙古因为疫情的影响煤炭进口受到限制,印尼疫情严重,到船期被隔离了14天。目前为止,煤炭供应只能是国内供应为主,进口占的比例很小。

 

进口炼焦煤数量占据国内产量的八分之一,影响还是巨大的。

 

再加上很多外国国家疫情严重、中国大陆订单爆单、导致工业用电的需求量变大,而中国企业用煤炭发电占到了发电量的比例达到了90%,还有经济学家预测中国今年国民生产总值增速有希望增加到8.5%,但是高gdp所需要的工业原料也是高增加。

 

第二个原因就是安全环保限制了煤炭产量

 

今年以来发生了多起矿难,而又在建党100周年的当口,还是‘十四五’的开局年,安全生产当然在重点关注的队列中,多政府部门联合排查安全隐患,发生矿难之后,还会给煤矿发停工令。

 

大量露天煤矿被要求限产,甚至也有被停产整顿的煤矿,这也导致了煤炭产量大量下滑。

 

第三是精煤的生产成本提高了

 

因为第一季度煤矿产能低,平摊到煤炭产品的平均价格也会抬升。

 

煤矿近几年建造全封闭储煤大棚的成本,还有井下循环水系统的成本都让煤矿的成本攀升。

 

而近几年山西的精煤回收率比较低,也就是说挖上来的矸石还需要进一步的环保处理,处理完后只有百分之二十到百分之四十的精煤产生,这都提升了精煤的价格

 

 

第四煤炭有替代新能源的重要作用

 

今年三四月份,在北方出现了沙尘暴,这种天气情况下,风力发电受阻,只能煤炭发电,保证电量的正常供应,这也占据了一部分的煤炭的消耗。

 

第五是宏观经济的大背景

 

在2021年,各国使用货币宽松政策,这导致了居民购买力变弱,很多商品都在涨价,铜涨了百分之六十,纸百分之百,原油涨了百分之一百七十五,而钢材更是两千三百元涨到了六千多,那上游的煤炭自然而然也会涨价。

 

来源:电力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