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新闻中心
节能环保产业促经济转型升级
在我国面临经济增速放缓和环境问题集中爆发的当下,节能环保产业成为了拉动经济增长、促进结构调整的先锋军。加大节能环保产业的发展,是我国乃至全球的大趋势。尤其对于能源需求量大的中国来说,节能环保产业都将越来越显现出重要性。
“节能环保产业潜力巨大,面对难得的历史机遇,发展前景广阔”、“发展节能环保产业有利于破解资源环境制约、释放消费潜力,还能够拉动有效投资,带动新兴产业成长”。无论是7月12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还是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的2013年上半年节能减排形势分析,都对节能环保产业寄以厚望。据消息所称,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研究提出的《关于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的意见》已由国务院审议,有望近期出台。
去年国务院引发的《“十二五”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以清楚地为我国节能环保产业勾勒出了发展蓝图:力争到2015年,节能环保产业总值达4.5万亿元,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2%左右,节能环保产业产值年均增长15%以上。
政策的推动为节能环保产业指出了一条康庄大道,受益于国家政策的扶持,节能产业发展得非常快。目前,从事节能服务、节能技术及产品研发和生产的企业超过4000家,每年产值近1600亿元。据业内人士测算,到2015年,我国技术可行、经济合理的节能潜力超过4亿吨标准煤,可带动上万亿元投资;节能服务业总产值可突破3000亿元;产业废物循环利用市场空间巨大;城镇污水垃圾、脱硫脱硝设施建设投资可超过8000亿元,环境服务总产值将达5000亿元。
环保产业方面,也不甘落后。7月12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后,业内普遍认为,未来水处理、大气治理等领域受利好刺激,将释放出巨大的发展潜力,并将成为“十二五”后期环保行业的重头戏。以大气治理为例,中投顾问环保行业研究员透露,受政策的支持,大气治理行业上市公司首季实现营业收入8.37亿元,较上年同比增长32.63%;实现营业利润1.2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3.44%。
有观点认为,由于国内电厂除尘业务起步较早,如今已经取得良好效果。而且,就目前国内PM2.5的构成来看,减少电厂粉尘对于治理PM2.5的效果十分有限。因此,环保企业也应将业务更多地往非电领域转移。侯宇轩表示,近期大气污染治理领域的侧重点已经开始从火电转移到钢铁、冶金等高污染高排放企业,“非电领域的空间更大,减排的工作任务也很重,非电业务的大气污染治理将成为环保企业新的利润增长点”。做好现有技术应用和推广。
“但是即使有政策的支持,对于这样一个发展比较快的产业,在发展过程中也会遇到一些问题和障碍:
第一,诚信与信誉的问题。“这里包括从事节能服务的企业,也包括被服务的企业。整个产业的诚信体系都有待进一步加强”。
第二,产业规模小,较为分散。“以后要走规模化、集约化的道路”。
第三,节能环保意识仍然需要内化于心。“无论是从全民教育,还是企业的运作过程,都应该将节能环保意识贯穿始终”。
第四,监督管理体系不完善、违法成本低。“企业方面,应建立一个能源计量平台或者是能源管理平台,对能源的消耗情况 做到心中有数,真实反映;政府方面,要在节能环保方面划一条‘红线’,形成倒逼机制。并建立一套审核体系,以杜绝数据缺失或虚假情况的出现”。
节能环保产业发展到现阶段,应做好产品升级,加大投入发展高、精、尖设备的应用。作为一个企业和产业,技术方面肯定要加大投入,并做一些创新。目前更为迫切的,是把现有的好的技术、好的产品应用并推广。要做到这一点,首当其冲要解决市场上供需双方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并帮助企业在经济利益与环保之间做好平衡。而按目前的现状显示,未来政策可能会鼓励具有高新技术外资企业与中国企业合作共同研发更有效率的产品,因此,国内的节能环保企业应做好技术储备,为未来的竞争力加码。
上一篇:德力西变频器
下一篇:上海为节能服务企业投入百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