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新闻中心
节能减排从能效监管开始
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一直是国际社会能源问题的中心话题之一,直接关系到能源的供需平衡和对环境的保护。近年来,“电荒”、“煤荒”和“油荒”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能源问题已经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一大瓶颈,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已经成为我国经济持续发展过程中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
众所周知,能源利用效率偏低是造成我国能源紧缺的一个重要因素。以能源技术效率指标来衡量,包括能源加工、转换、储运和终端利用各个环节在内的能源效率虽然由1980年的26%提高到2000年的33%,但仍比先进国家约低10个百分点。以能源经济效率指标来衡量,我国单位产品能耗比发达国家高20%至80%,加权平均高40%左右。如火电供电煤耗高28%,大中型钢铁企业吨钢综合能耗高25%,大型合成氨综合能耗高40%。这些数据说明了我国在能源利用方面存在效率较低的现象,反过来也说明我国蕴藏着十分巨大的节能潜力。因此,从能源利用效率较低这一现象入手,寻找提升能源利用效率的方法,在我国能效制度的框架内,建立相应的监管体系,就是课题研究的方向。
在课题研究中,课题组严格依照研究方向,注重边研究边运用,边研究边验证,按照预先设定的思路,逐步递进,层层深入,取得了较好的成果,。首先,按照我国最新能源政策,追踪《节约能源法》的修订以及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和地区能源政策和能效技术法规的更新变化,结合我国进出口用能产品能源效率检验监管的实际,研究并提出我国进出口用能产品能效监管的法规制度框架。其次,根据我国进口产品结构的现状,提出对主要高耗能进口设备的能效评价与监测方法、评定细则和准入技术条件,包括高耗能进口旧机电产品的基本限制措施。第三,紧密追踪和研究国内外用能产品能效标准和能效标识制度的变更与发展,提出检验检疫系统加快进出口用能产品能效标准的制修订的线路图,建立空调、冰箱等大家电产品、音视频产品、信息技术产品以及工业电动机等重点进出口用能产品的能效检验技术规范。
通过该课题的研究,能够促进能源效率检验监管体系的有效建立,真正为节约能源起到必要的推动作用。此外,通过能源效率检验监管体系的建立,同时辅以后续的政策性措施,检验检疫机构将更好地促进我国进出口企业和用能产品的使用者关注节能,有助于我国出口企业关注产品节能,提升产品档次,扩大出口;有助于国家限制高耗能设备和产品的进口,提升全国检验检疫系统能效监管工作的效能,推动国家的节能减排产生更大的社会经济效益。
下一篇:福建18项价格措施力保节能减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