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新闻中心
电力行业扛起我国节能减排大旗
节能减排工作的成效与电力减排政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电力是能源消耗和主要污染物排放的重点领域,我国电力行业面临着经济效益与能源转型的双重压力。整理和分析减排政策对电力行业节能减排工作将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
中电联在近日发布的《中国电力减排研究2015》,研究对2014年我国电力节能减排、应对气候变化的现状进行了分析。以2005年为基准年,2006~2014年,我国电力行业累计减少二氧化碳排放60亿吨。截至2014年底,火电机组平均供电煤耗降至319克/千瓦时,单位火电发电量二氧化碳排放降至855克/千瓦时,单位发电量二氧化碳排放降至645克/千瓦时。电力行业节能减排成效显著,电力节能减排技术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中电联发布的一系列电力减排研究对电力污染物控制进行了持续的关注,未来温室气体尤其是二氧化碳的减排将成为关注的焦点。
面对国际国内对碳减排的双重要求,电力行业作为能源消耗大户、温室气体排放大户,肩负着重大的碳减排责任。《研究》认为在“十三五”期间,电力行业将从非化石能源发电、节能和低碳发展三个方面实现节能减碳目标。同时提出,我国要完善以低碳发展为目标导向的能源电力法规政策框架体系。当前应以低碳发展为统领,全面分析总结能源、电力与节能减排的法律法规政策,建立统一完整、协调配套的法规政策和制度体系。对电力行业,应加快把工作重点从煤电常规污染物控制、能效控制转移到二氧化碳为主体的控制思路上来,由严控效率转移到严格控制碳减排上来。
《研究》预测,在“十三五”期间,受国家节能减排高压态势和政策措施力度的影响,电力节能降碳水平将进一步提高,电力污染物排放将实现快速下降,市场机制在碳减排方面将发挥更大作用。同时,企业的节能减排成本将不断升高,企业违法风险也将不断提高。
“十三五”的减排新趋势为电力减排政策提出了更高要求,未来,我国将充分认识电力发展对建设低碳社会的重要作用,完善以低碳发展为目标导向的能源电力法规政策框架体系,建立健全以市场为导向的减排新机制,电力行业将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低碳社会发展中贡献越来越重要的力量。
下一篇:环保产业进入资本和技术双驱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