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公示:2017年电力行业淘汰落后产能企业名单(第二批)
近日山东省发 改委公布了《山东省2017年电力行业淘汰落后产能企业名单(第二批)公示》,涉及4个企业8台机组,共计12.8万千瓦。具体情况如下:
山东省2017年电力行业淘汰落后产能企业名单(第二批)公示
根据《关于印发淘汰落后产能工作考核实施方案的通知》(工信部联产业〔2011〕46号)要求,现将2017年我省电力行业淘汰落后产能企业名单(第二批)予以公示,接受社会各界监督。如发现实际情况与公示不符,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公示时间: 11月14日-11月20日
联系电话: 0531-86191938
传 真: 0531-86037295
电子信箱: 该Email地址已收到反垃圾邮件插件保护。要显示它您需要在浏览器中启用JavaScript。
通信地址: 山东省济南市历下区贡院墙根街2号 山东省关停小火电工作办公室
邮 编: 250011
附件:山东省2017年电力行业淘汰落后产能企业名单(第二批)
山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17年11月14日
附件:
山东省2017年电力行业淘汰落后产能企业名单(第二批)
来源:山东发改 委
湖州市出台浙江省首个《算了工厂评价办法》 将每年组织绿色工厂评价
为引导企业向绿色发展转型升级,让企业成为绿色制造的实施主体,推进绿色制造体系建设,湖州日前出台全省首个《绿色工厂评价办法》(以下简称《办法》),未来将每年组织绿色工厂的评价,并按照评价星级推荐企业申报省级、国家级绿色工厂称号。
作为全国首个以绿色智造为发展主线的“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今年以来,湖州深入推进工业绿色发展,积极指导企业申报国家级绿色产品、绿色工厂、绿色制造系统集成项目。随着《办法》的出台,湖州绿色工厂的认定和评价将形成一个完整的新体系。”市经信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市级绿色工厂将实行星级评价,达到三星级标准将评定为市级绿色工厂,达到四星级标准将推荐申报省级绿色工厂,达到五星级标准将推荐申报国家级绿色工厂。
据了解,综合评分达到一星级以上的企业都将列入湖州市绿色工厂创建培育名单库,达到三星级以上的企业将优先享受有关财政扶持政策。同时,为获评企业在绿色发展的质量上有一个连续性,还将对市级绿色工厂实施动态管理,每三年组织一次复审,接受复审的市级绿色工厂须对近三年来绿色工厂建设管理和实际运行情况进行总结。
市经信委相关负责人表示,结合《绿色工厂评价办法》,目前全市已启动了绿色制造“百日攻坚”专项行动,通过以资源利用效率提高、传统行业改造提升、绿色制造标准引领、绿色制造示范创建四大工程,以推进产品设计生态化、生产过程清洁化、回收资源再生化。力争年底前培育创建100家绿色工厂、6个绿色园区,创建省级以上节水型企业10家以上。
来源:低碳工业网
如何解决低压配电网三相不平衡问题?
针对低压配电网三相不平衡问题,国家电网公司和南方电网公司近来均加大工作力度并进行专项整治,这是为适应我国配售电改革新形势的需要,又是提高配电网电能质量的积极举措。
如何不设置治理装置,通过运行管理与控制来改善和解决三相负荷不平衡问题是十分困难的。低压配电网普遍采用TNS系统,在规划设计阶段充分地考虑三相负荷平衡性,但是实际运行时却很难三相平衡性。这是因为低压负荷中三相和单相用电设备共存,且以单相用电设备为主,由于负荷用电行为的不一致性,造成实际运行的配电网三相不平衡已成为一种常态,只是对应不同运行工况下的严重程度有所差别。
只有通过设置治理装置才能根本解决低压配电网三相负荷不平衡问题。
来源:电工学习网
中科宇杰告诉你:空压机的十字头如何避免跑偏
一般情况下,空压机的十字头应该处在机身滑道内的中间位置,并且与整个机身滑道的中心线重合,否则就会导致十字头跑偏或横移的现象,引起敲击和发热。为避免跑偏,所以正确地装配及调整十字头,以防产生故障。
(1)检测十字头在滑道内的位置是否正确以及滑道间隙是否合适,必要时进行适当的调整。
(2)机身、中体和气缸可用找正定中心,也可用激光对中仪找正定中心,装配成列,长系列的空压机尤其要采用这一工序,以达到所有中心线都能重合。
(3)在完成上述检测工作后,将活塞杆慢慢推进,推入十字头内,避免“别劲”。同时用水平仪放在活塞杆上检查水平变动情况。接上连杆后,慢动握车,检查各部分有无“别劲”,十字头与滑道接触面不翘起,产生间隙。如果存在对角间隙,就表明十字头可能跑偏,应该及时查明原因,并对其进行校正。
武汉市发布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 坚持节能降耗
近日,武汉市印发了《武汉市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规划提出按照“低碳环保”要求,调整优化能源结构,严格控制煤炭消费总量。市域内不再新(改、扩)建燃煤电厂,推进高耗煤企业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加快淘汰分散燃煤锅炉,分解落实总量控制目标,确保“十三五”时期煤炭消费量大幅下降。坚持节能降耗、高效发展等,全文如下:
各区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各部门:
经研究,现将《武汉市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武汉市人民政府
2017年6月13日
武汉市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
按照市委、市人民政府的总体部署和《武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精神,为推动“十三五”期间全市能源创新发展、安全发展、科学发展,特制订本规划。
一、“十二五”时期能源发展的主要成就
(一)能源消费量稳步增长
2015年全市全社会能源消费总量为4858万吨标准煤,较2010年增长34.45%(以下均为同比2010年),“十二五”期间年均增长6.1%,其中:煤炭消费量为3388万吨(折合标煤约2430万吨),增长24.5%;全社会用电量为464亿千瓦时,增长31.22%;原油消费量为800万吨,增长56.01%;成品油(含燃料油、汽油、柴油、煤油等)消费量为204万吨,增长35.1%;天然气消费量为19.10亿立方米,增长138.75%;液化石油气消费量为20万吨,增长5.82%;人工煤气消费量为0.8亿立方米,基本持平;其他能源消费量折合为142万吨标煤,增长3.65%。
(二)能源消费结构进一步优化
“十二五”时期,我市严控煤炭消费总量,大力发展天然气、电力等清洁能源,推动油品质量升级,能源消费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原煤、电力、原油、成品油、天然气、液化石油气、人工煤气、其他能源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由2010年的53.81%、12.04%、20.59%、6.06%、2.69%、0.90%、0.13%、3.79%,分别调整优化为50.03%、11.75%、23.55%、6.17%、4.77%、0.71%、0.10%、2.92%。
(三)能源基础设施不断完善
“十二五”时期,全市能源基础设施实际完成投资325亿元,较“十一五”时期增长25%。
1、电力。新建成投产青山2×35万千瓦装机热电联产机组、武昌燃机热电厂二期17.5万千瓦燃机热电联产机组及东湖燃机17.5万千瓦燃机热电联产机组;新建2座500千伏变电站、9座220千伏变电站及34座110千伏变电站,江南、江北片区实现了电网分片运行,供电可靠率提高至99.97%,较“十一五”时期增长了1.3个百分点。
2、天然气。中石油“西二线”建成投产,对我市供气的国家骨干管线已有4条,形成了与全国气源互通互济的调度格局;建成投产江夏安山1200万立方米液化天然气储气库项目、武汉城市天然气高压外环线项目、武石化天然气专用管线项目等,进一步完善了主城区和新城区高、中、低压输配气管道,基本构建了“四源、两环、一储备”的接输配气布局,增强了我市天然气输送保障能力。
3、成品油。建成投产武汉至广水成品油输油管道,实现了中石化华中输油管道与华北输油管道的互联互通,推进我市成品油升级改造工程,实现了全市车用柴油、汽油国Ⅳ标准。
(四)民生能源保障功能大幅提升
1、发展集中供热工程。形成以“热电联产为主、燃气空调和地源热泵为辅、其他供暖方式多元互补”的格局,2015年底已覆盖建筑面积3500万平米,受益近100万人。
2、实施新一轮农村电网升级改造工程。“十二五”时期,农网升级改造总投入约28亿元,是“十一五”时期总投入的1.8倍,有效解决了农村电网“卡脖子”和“低电压”问题。
3、完善加油(气)站布局。“十二五”时期,新建成投产加油站60座、加气站35座,到“十二五”期末,全市投产运营加油站达486座,各类加气站达85座,形成了“布局合理、加注方便、安全可靠、保障有力”的加油(气)站网络。
4、加大居民燃气推广力度。“十二五”时期,新建商品住房全部实现天然气通气,并通过推进老旧社区天然气管网改造和农村地区液化石油气充装站建设,新增天然气居民用户60万户,新建成投产液化石油气充装站7座。
5、推进了生活垃圾能源化利用。新建成投产东西湖新沟、青山星火村、汉阳锅顶山等3座垃圾焚烧发电厂,新增生活垃圾处理能力3500吨/天,新增垃圾发电装机容量66兆瓦,主城区生活垃圾实现了以焚烧综合利用为主的格局,在全国处于领先水平。
(五)新能源产业取得较快发展
1、技术研发方面。“十二五”时期,我市获批建设压水反应堆技术研发中心、天然气长输管道技术装备研发中心、煤炭清洁低碳发电技术研发(实验)中心和新能源接入设备研发(实验)中心等4个国家级能源研究中心,涵盖多个新能源产业的关键领域,并在太阳能、风能、核能和氢能等领域取得了一批水平较高的研发成果。
2、装备制造方面。“十二五”时期,我市太阳能光伏硅片产能已达到75兆瓦,太阳能电池组件产能达到135兆瓦,逆变器产能达到150兆瓦,控制器等组件产能近15万台(套)。
3、新能源应用方面。“十二五”时期,洪山创意天地分布式能源项目及国博中心分布式能源项目等2个国家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示范项目建成投产;阳光凯迪公司在我市投资建设年产60万吨生物质油生产基地;已有50万千瓦光伏发电项目建成运行,预计年发电量将达到1500万千瓦时;我市第一个风电项目黄陂刘家山4.95万千瓦风力发电工程获准开工。